读何怀宏《新纲常》

如果人活在坩埚里,不熔化的东西,实在不会很多。我们的社会,或许不是缺少道德信条,而是道德本身,变得不那么重要,不那么有约束力了。如果是这样,又该怎么办呢?

责任编辑:刘小磊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 (南方周末资料图)

如果人活在坩埚里,不熔化的东西,实在不会很多。我们的社会,或许不是缺少道德信条,而是道德本身,变得不那么重要,不那么有约束力了。如果是这样,又该怎么办呢?

何怀宏教授的新著《新纲常》,把一个老问题带到我们面前:中国当前社会的道德状态,是否糟糕?——在历史中有若干次,时人形容自己的处境为礼崩乐坏,然而每次之后,又都能重建伦理秩序,历史的读者,对古人这种阵发性的抱怨,给予的同情并不很多,我们觉得那有点大惊小怪。自古以来,包括在我们的时代,年长的人喜欢感叹今不如昔,假如他们是对的,我们的社会还能维持,只能说是奇迹,但假如他们是错的,我们的社会,又早该不是这般面目。当听到许多年轻人,对时代风气,有悲观的结论,我开始觉得或者是有一点糟糕了,但本心中,我对这个问题,是有点乐观的。

比如说,《新纲常》回顾了五四以来对旧“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批判。就在前几天,有这么个新闻,一个人在“文革”中揭发自己的母亲(她后来被枪决了),现在公开忏悔。这类可怕的“大义灭亲”故事,给人的印象最深,我们一听之下,脸色变白,如果有什么可能帮助避免这样的人伦悲剧,哪怕是旧的“三纲”,我们也要先抓在手中,我们希望有一批信条,烙在每个人的心中,当处境逼仄、人将要做出可怕的事情时,那些烙印就发烫,甚至发光。还记得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吗?有时候,我们盼望我们(或自己之处的别人)也是机器人,能够被定律阻止。

当然,旧的“三纲”所调整的,并不是普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夏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