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陈小鲁:“文革”不可能再现

10月7日,陈毅之子陈小鲁回母校北京八中组织“文革”道歉会,此前,网上传出他反思“文革”的道歉信。因为陈小鲁特别的身份和家世,引起巨大反响。他认为,“文革”的根本错误在于违宪,对“文革”进行反思,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法治教育。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王颖

(向春/图)

我们当时阶级斗争这个弦儿绷得很紧,平时跟校领导有些矛盾,师生之间关系比较紧张,又处在青春时期的逆反心理状态。一旦文化“大革命”,学校秩序被打破,所有的条条框框全部被打掉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是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大概在1990年还是1991年,我们设立了“奖教金”,专门奖励教师的,这里就包含了我们对老师们的愧疚之心。另外在不同的场合,我们对老师有私下的道歉。比如在校庆的时候见到老领导,说校长啊,那个时候让你受苦了,对不起。

2013年10月7日,陈小鲁回母校北京八中组织“文革”道歉会,此前,网上传出他反思“文革”的道歉信。这是自济南刘伯勤、河北宋继超、安徽张红兵、湖南温庆福、山东卢嘉善、福建雷英郎等人以不同形式反省并向受害者道歉之后的又一例忏悔事件。因为陈小鲁特别的身份和家世,引起巨大反响。他认为,“文革”的根本错误在于违宪,对“文革”进行反思,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法治教育。以下为访谈实录。

人物简介

陈小鲁,陈毅之子,1946年7月生于山东,“文革”前为北京第八中学1966届高中毕业生。“文革”初曾任学校文化革命委员会主任,倡议并组建了首都红卫兵西城区纠察队(简称“西纠”),成为“文革”中第一个跨校际的红卫兵组织。1968年4月被周恩来送到部队监护锻炼,一年半后,被准予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调入总参二部,后任驻英武官助理、副武官。1985年任北京国际战略问题研究学会副秘书长。1986年参加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翌年10月任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社会改革局局长。1992年以上校军衔转业,下海经商。

1968年年末就明白错了

问:毛泽东多次公开讲话,“文革”要针对官僚主义阶级。并非为清理“教授、教师、技术人员”。是如何一步步演变为学生打老师的呢?当时的社会氛围如何?青年人当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怨气,一号召就起来?

陈小鲁:毛主席当时有个指示,叫做“资产阶级统治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这个学校没有特指大学还是中学,我们学生的理解,当然包括我们。那么谁来实现这个统治呢?肯定是校领导。我们学校其实并没有针对老师和同学,主要是针对校领导。

这里有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如果校领导体现的是无产阶级,那怎么会出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现象呢?从逻辑上推理,肯定是校领导代表了资产阶级。另外一点,当时北京市委彭真变成“反党集团”了,用我们土话说就是黑帮,那黑帮就有黑线啊,按照党组织的系统,下来就是区委,到学校就是党支部,校领导肯定跟黑线有关系。

我们当时阶级斗争这个弦儿绷得很紧,平时跟校领导有些矛盾,师生之间关系比较紧张,又处在青春时期的逆反心理状态。一旦文化“大革命”,学校秩序被打破,所有的条条框框全部被打掉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是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当时有个规定,公检法不许进学校。学校出任何事情都不管。那时一个人可以组织一个战斗队,你自称是司令都可以,只要写一个通告,拿到出版社,就给你排印发表。

虽然学校领导在整个系统中官阶很小,但对学生来讲,在学校里他们官儿最大,所以很快根据中央的部署批判校领导。后来我们也逐渐认识到不是这么回事,“文革”到了1968年年末,我们就都明白这个事办错了。

问:当时社会氛围是怎样的?

陈小鲁:社会氛围,大家都一样。首先是《人民日报》发表了北大的第一张大字报,社论也非常有煽动性,《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大家当时对毛主席很崇拜,林彪不是说嘛,毛主席的话是一句顶一万句。

“陈小鲁好,反对打人。”

问:您一开始不愿意参加红卫兵,1966年“8·18接见”也没去天安门。8月25日您领导成立“西纠”,8月31日第二次接见,您就去了天安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了什么事,让您的思想有所改变?

陈小鲁:你可能不理解当时的情况。7月29日,中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北京大中学校文化革命积极分子大会,宣布了撤销工作组。各学校大多模仿巴黎公社原则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