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亲不认,粉身碎骨 对话台湾“文化部”部长龙应台

我要求我各层的主管,作为文化资源的再分配者,问一下自己:在台北核心最富裕的区,一个12岁的孩子;跟在台东山区里、部落里的原住民,同样12岁大的孩子,他们之间享受的文化资源落差有多大?——龙应台

责任编辑:袁蕾 朱晓佳 实习生 龙健 蔡佳茵

龙应台在台湾南部渔村里长大,因为和乡村、泥土的关系,她出任台湾“文化部长”后作出的第一个决策就是文化“泥土化:“如果我是一个在都市长大的孩子,我根本不会意识到城乡的距离。” (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我要求我各层的主管,作为文化资源的再分配者,问一下自己:在台北核心最富裕的区,一个12岁的孩子;跟在台东山区里、部落里的原住民,同样12岁大的孩子,他们之间享受的文化资源落差有多大?——龙应台

2013年11月23日,台湾金马奖就要50岁了。在第50届金马奖提名名单上,台湾本土电影出现率不超过三分之一。金马奖执委会计划把过去50年的金马影帝、影后聚拢一堂,台湾人在数量上也谈不上优势。

“金马奖就是要六亲不认。”在台湾“文化部长”任上行走了近两年,2013年11月,龙应台坐在南方周末记者面前,笑容和喜好都没变——依旧讨厌电视拍摄。

但她很难不出现在电视上。每年秋季开始的台湾“部门质询”还在进行,2013年11月20日即将通过最艰苦的一道关卡:立法院质询。即使在这样的档口,11月8日下午两点四十分,龙应台仍然来到香港,专门为“台湾月”站台。

“台湾月”每年一次,由台湾文化部门在香港专门设立的光华新闻文化中心举办,旨在把台湾的艺文项目在一个月内集中展示给香港市民。2013年是“台湾月”的第八个年头,但在“龙部长”手里,这是第二次。每次“台湾月”,龙应台都会来香港亲自推广台湾文化。

2013年“台湾月”的主题是“野台湾”,10个剧团31场演出来到香港。龙应台亲自去看了三场——其中两场在露天。就在维多利亚港旁边的香港文化艺术中心广场上,小雨淅淅沥沥,席地而坐的一千多位观众们套着一次性雨衣,没有挪动。

没人知道广场后几排的阶梯上,坐着龙应台。直到演出结束,主持人上台感谢,龙应台才起身,没穿雨衣、没有打伞,白衬衫黑裤子齐耳发,向所有人致意。人群中略有骚动,有人用粤语小声说:哗,真的是龙应台。

可这很难为几天后的“立法院”质询上加分。立法院和在野党总是不断敲打龙应台:“部长,你应该让人民‘有感’。”所谓有感,用大陆语汇解释,就是“政绩工程”。可龙应台花了两年工夫,在调整和理顺“文化部”这个混杂着“新闻局”、“文建委”,还有各种博物馆、文物机构的“大部制”。

另外一部分工夫,龙应台花在了像“台湾月”这样,让台湾文化“国际化”的努力上。而“立法院”和在野党们火力凶猛:“你们‘文化部’为什么要编那么多的预算在和大陆的交流上?”

台湾和大陆都应该焦虑

南方周末:香港电影,如果不北上,票房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死胡同,台湾电影业也有这种焦虑吗?

龙应台:台湾也有比较大的忧虑。一方面,希望全面地进入大陆;另一方面,很多台湾导演因为大陆的审批制度,不得不放弃大陆市场。

我们从剧本到完成一个电影,从灯光、音乐、服装、行销,直到放映,其中有些链条是我们不太在行的。比如特效技术我们就很弱。

通过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ECFA),我们跟大陆谈判,包括电影配额、电影合作、合拍;包括演员、艺人的工作权;包括我们让不让你来到台湾来经营电影院,如果来的话,是什么样的,是合资还是独资,如果是合资的话是什么样的比例。

这中间的苦恼很大,一些人想要去适应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