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20140116)

责任编辑:史哲 戴志勇 蔡军剑

想起了邵逸夫

回应“‘生意人’邵逸夫的生存之道”

2014年1月9日《南方周末》特稿

邵逸夫先生是我年少时最早知道的香港大亨,因为我曾坐在以他命名的教学楼里苦读。陪伴我七年时光的山东师大附中和厦门大学,只是逸夫楼全国分布图上数千计小红点中的两个。先生以一己物质上的先富带动了一众精神上的后富,其不间断的积善成德也成了一种典范。或许建筑寿命终有斑驳之时,但先生前应古人,让杜甫“安得广厦庇寒士”的理想变为现实;后继有人,让借学留名的集体记忆变为捐款兴学的成功信仰。先生撑起的是教育的面子,充实的是教育的里子,传递的是教育的信心。斯人已逝,但我想自会有后生晚学起而效先生之所为。

厦门❘何山❘监狱警察

道德飙车,危险!

回应“您还没资格瞧不起‘门修斯’”

2013年10月10日《南方周末》评中评

读了高山杉先生大作,窃以为措辞不甚妥当,有道德飙车之嫌。高先生举出了李醒民先生所译《德国的科学》一书中存在的四十余处错误,出现这么多错误的确惊人。但高先生由此就说该书“几乎每句都有问题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