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艺术照片的薄与厚

但是,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大自然迎来送往,并不管其中谁会成为下一个梵·高、毕加索或格列柯;而想要成为“下一个”的艺术家们从世界各地涌来,寻觅“艺术神话”里的点点蛛丝马迹,并试图从中获得某种启迪或“顿悟”。

责任编辑:朱又可

北京中央美院美术馆,诗人翟永明、艺术家牟桓。 (张骏/图)

自从我在微博中发布了下面一小段关于业余摄影的议论,并得到成都业余摄影界认可之后,我一直试图把关于“当代”摄影中的业余立场这一观点整理成文,但由于生性疏懒,一直没能提笔,借朋友张骏的摄影展启动之时,我把这些思想碎片整理如下:

“业余”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意指没有任何实际利益和目的而热爱于某件事情的人,对应词“职业”,指的是被雇用的专业人员。

这是一个消解专业领域的时代。各个行业间的跨界行为(另一个领域的业余姿态)产生了一种综合艺术。跨界合作就是业余姿态。所有的艺术领域都被拉平。“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口号和数码摄影民主化,催生出大量的业余摄影爱好者。而海量的业余摄影作品使得摄影回到其本质——纪实的源头上。

随着摄影设备的简化和便利,专业人员和“业余”爱好者的区别已越来越模糊。

当“什么是艺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