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得住,才放得开” ——上海自贸区人民币稳步跨境

一周内,上海自贸区内人民币跨境支付和使用细则密集出台,标志着政策层面对自贸区金融探索的支持正式落地;不过,对于这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央行的步履仍显得小心翼翼。万众瞩目中,上海自贸区的首项细则终于落地了。

责任编辑:舒眉 助理编辑 温翠玲

随着央行密集出台人民币跨境支付和使用细则,自贸区里的金融服务领域拓宽。 (东方IC/图)

一周内,上海自贸区内人民币跨境支付和使用细则密集出台,标志着政策层面对自贸区金融探索的支持正式落地;不过,对于这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央行的步履仍显得小心翼翼。

万众瞩目中,上海自贸区的首项细则终于落地了。

2014年2月18日,跨境人民币支付细则出台。紧接着,三天后,各大金融机构的案头又摆上了第二份细则: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通知。

自贸区官网投票结果表明,“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是最为民众所期待的目标。在“央行30条”公布两个半月后,接连落地的细则从金融领域开道,趟出了第一条路。

由四部分区域组成的上海自贸区,以区内为试验田,尝试着跨越国境的探索。

上海自贸区,面积28.78平方公里,其中洋山保税港区占了半壁江山。

挂牌仅仅3个月,即有3600余家新公司扎向这里,在这片货比人多的小地方,展开了上海大妈注册公司的“抢壳”热潮。因为这里,吸引人们的不是地理概念,而是政策。

第三方支付“吃螃蟹”

支付行业的一次变革不易发觉,但它也许会让超市里的台湾热带水果突然降价。

外高桥自贸区的一栋传媒业大厦里,2月18日聚集了一批来自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和媒体的人们,他们围观了一场实验:

在一家香港的红酒网站上,买瓶红酒,标价人民币388元,快递22元,买一送一。扔去购物车,点支付,跳转网银页面,刷卡输密码,交易成功。

这不就是一次寻常的网购吗?没错。它的不寻常之处就在于让境外网购变得像本土网购一样寻常。

这场实验的发起者是银联电子支付和建设银行,针对个人用户。另一边,快钱支付和中国银行正演示另一场实验,他们针对的是商户:

大陆商家通过台湾的“淘宝”关贸网络,买台湾商家的热带水果,来内地卖。填写个人信息后,选水果种类、货运公司、港口、支付方法,然后下单,14万元人民币现场打出,5天之内到货。

从前,这样的外贸业务需要三笔付账,每次都要跑银行等程序,办好一项,货往前动一步,等来到内地买家手里,需要15天时间,这时候好多水果已经烂了。

在第三方公司介入推广跨境人民币支付后,电子化程序取代部分纸质信用证,线上、线下的成本都将降低。支付行业的一次变革不易发觉,但它也许会让超市里的台湾热带水果突然降价。

当天,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与快钱公司、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与盛付通、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与银联电子支付、招商银行上海分行与通联、民生银行上海分行与东方电子在现场签订相关合作协议,5家支付公司分别和不同银行合作,签约了自己的第一个跨境人民币支付客户,正式启动自贸区内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与银联买红酒、快钱买水果的货物贸易不同,通联支付和盛付通买了服务,前者签约给大企业订机票、酒店的美亚商旅,后者签了一家韩国的游戏公司。

大约10年前,中国最早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始运作,如支付宝、银联电子支付、快钱、易宝等。它们的“基因&r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Ashley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