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钟”:每8秒跳一个数字

在偏远的中国农村,房上刷上各种标语:“种烟是脱贫致富的捷径”、“少生孩子,多种烟”。

对于实行烟草专卖制度的中国,控烟问题尤其严峻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实施烟草专卖制度的国家之一,控烟所面临的挑战尤其严峻。专家认为,提高烟草税会降低烟草销量。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这已不是一个卫生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需要政治决心

 

矗立在泰国曼谷联合国会议中心的会场的霓虹数字牌,该数字牌每8秒钟跳动一个数字,

显示的是自1999年10月25日以来全球吸烟死亡人数

 

曼谷的“死亡钟”
  一个巨大的霓虹数字牌矗立在泰国曼谷联合国会议中心的会场中。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下称《框架公约》)第二次缔约方大会在这里拉开帷幕。来自一百多个国家的官员、记者、非政府组织人士纷纷与这个不停闪动变幻的“数字”合影留念——它的名字叫做“死亡钟”。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算,目前因吸烟每年大约使400万人致死,相当于每8秒钟就有一个人因吸烟死亡。这个“死亡钟”每隔8秒就会跳动一个数字,以此纪念又一个被烟草剥夺生命的魂灵。
  世卫组织还预测,到2030年,全世界每年将会有1000万人死于烟草,其中70%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3.5亿烟民,占全国总人口的37%,为全世界吸烟总人群的三分之一,是全球名副其实的第一烟民大国。如果把与吸烟有关的各种疾病所致的死亡均统计在内,目前中国每年约有100万人因此死亡。预到计2020年,这个数字将会翻一番。
  2003年11月,中国政府正式签署《框架公约》,成为第77个签约国。2006年1月9日,《框架公约》在中国正式生效。2007年1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以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外交部等8个成员部门组成的部际履约协调机构。此次《框架公约》第二次大会,中国派出了由发改委、卫生部牵头的17人政府代表团出席。
  控制烟草的流行、降低与吸烟有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当今世界各国公共卫生领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作为拥有头号烟民的中国,将如何面对这一严峻挑战?

 

个案与群体
  尽管按照目前的法律,中国的烟草生产商必须把“吸烟有害健康”印在烟草的包装盒上,但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只是一句类似白开水的表达。喜欢感受烟草魅力的人很喜欢用一些个案来反驳“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
  “人们喜欢关注个案,而流行病学家的使命是研究某一行为对群体的影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烟草控制专家杨功焕对本报记者说。
  杨功焕教授曾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纽式如教授等从1991年开始,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内的45个不同的城市和农村的社区追踪观察224500人,了解他们的吸烟、饮酒、膳食以及各种生活环境等情况。在观察人群组,73%是现在吸烟者,其余的27%为非吸烟者。结论是1991至2000年,中国男性人群中因烟草所致疾病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为12%,随着烟草使用量的增加,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增至33%。
  烟草烟雾中含有四千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四十多种物质具有致癌性,与肺癌、口腔癌、喉癌、食道癌等高度相关。当作为烟草主要成分之一的尼古丁(nicotine)进入人体后,会产生许多有害作用,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高血压、中风等心脏血管性疾病的主要帮凶。
  无可争辩的证据表明,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癌的主要原因,是造成心肌梗死、某些妊娠期和新生儿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尽管吸烟危害有大量实证研究,一位从事控烟工作的官员告诉记者,不少卫生系统的领导一直在抽烟。“你说,卫生领域的人都不为人师表,中国整体吸烟率能下去吗?”

 

被动吸烟危害大
  对于二手烟危害的认识,人们就显得更加肤浅。有些女性在有人吸烟的公开场合虽感相当不适,碍于面子,并不好意思干涉吸烟者。殊不知,健康正在从面子中溜走。
  此次曼谷世界控烟大会的核心议题,就是细化《框架公约》第八条:讨论防范接触二手烟草烟雾的准则。第八条承认,科学已明确证实,接触烟草烟雾会造成死亡、疾病和功能丧失,并要求各国采取并实行立法,防止非吸烟者接触二手烟雾。
  2007年5月,卫生部履行《框架公约》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2007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报告显示,中国3.5亿喜好享受吞云吐雾的人,制造了5.4亿被动吸烟者,其中15岁以下儿童有1.8亿,每年死于被动吸烟的人数超过10万。
  对于成人来说,环境烟草暴露和肺癌发生有着很强的病因学联系。这个联系已被40个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由权威医学杂志发表的37篇论文综合分析证实,与吸烟者结婚的非吸烟者,比未与吸烟者结婚的非吸烟者,患肺癌的可能性高出24%。自1986年以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就相继确认,暴露于环境烟草烟雾,即被动吸烟,是非吸烟者患肺癌的原因之一。
  一项针对中国女性与二手烟的专题研究表明,女性因被动吸入二手烟导致的死亡数字,与女性主动吸烟者死亡的数字几乎等同。这项研究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健康学院博士甘泉主持,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副主任姜垣等多位专家参与研究。他们以2002年的数据为基础,经过近三年的调查研究指出:48400名中国女性因吸入二手烟导致肺癌和缺血性心脏病死亡,而因主动吸烟引发上述疾病死亡的中国女性人数为47300人。

 

立法是关键
  家庭、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都是接触二手烟的地方。根据2002年调查,被动吸烟人群中,82%在家庭中、67%在公共场所、35%在工作场所。
  中国城市和农村人群接触二手烟的比例分别为49.7%和54%,农村高于城市。有20个省份50%以上的人接触二手烟,其中青海、甘肃、山西、陕西、吉林、内蒙古等北方地区比例高于60%。
  很多人认为,只要吸烟人数少,房间面积足够大,危害就可以减至最低,甚至没有危害,也就是说,存在“安全暴露”水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每燃烧一支卷烟所形成的烟草烟雾中含有的苯并芘高达180纳克。这在一个30立方米容积的居室内就会形成6纳克/立方米浓度,超过卫生标准5倍。为了将它稀释至容许浓度,就得把居室内30立方米的空气每小时更换5至6次,而目前常用的中央空调和普通空调均无过滤清除苯并芘等类超微颗粒的功能。一旦卷烟烟雾在室内形成就很难加以清除。
  “立法是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关键措施。” 卫生部控烟履约办公室副主任李新华对南方周末记者介绍说,截至2006年10月,中国先后有154个城市颁布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但没有国家一级禁烟法律,且有一半以上的地级市,尚未制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地方法规。
  爱尔兰立法后工作和公共场所吸烟率变化足以看出立法的重要性。工作场所的吸烟率由原来的62%降至14%,酒吧更由原来的98%下降为5%。
  控烟方面的先行者泰国有着与众不同的经验。本刚(Bungon)是泰国反吸烟运动的活跃人士、东南亚烟草控制联盟协调人、泰国吸烟与健康行动基金主任。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1990年前后,美国给泰国施压,希望泰国开放烟草市场。我们向政府提出,如果开放烟草市场,就必须制定相应的控烟法律。”
  1992年,泰国频布了两部控烟方面的重要法律:《禁止烟草广告法》和《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法》,至今这两部法律又延伸出许多办法,比如在烟盒上对健康警示的规定,从文字到图片均有要求。在1992年,泰国有50%的餐馆为无烟餐馆,1997年这一数字上升至75%,2003年时泰国实现了全部餐馆禁烟。

 

“专卖”国情
  在卫生部门着重控烟的同时,烟草行业管理部门则反复强调履约需考虑“符合中国国情”。
  从改革开放以来,烟草税收一路上升,到2005年已经达到利税2400亿元,烟叶几乎直接变成了黄金。烟草业每天对国民经济贡献超过8个亿。从1987年起,烟草一直是中国第一大税源。目前中国有烟农360多万人,零售客户400多万户;烟草行业有50万名职工,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利益群体。
  在偏远的中国农村,房上刷上各种标语:“种烟是脱贫致富的捷径”、“少生孩子,多种烟”。
  更关键的是,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实施烟草专卖制度的国家之一(另一个国家为朝鲜)。在这种背景下,国家烟草专卖局即中国烟草总公司,是真正的政企一身,高度垄断着生产、销售以及政策制定等方方面面的环节。
  就在国家卫生部5月29日首次发布《2007中国控制吸烟报告》的第二天,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办公室负责人向新民网表示,禁烟甚至会带来各种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
  首先,从就业角度来看,中国当前烟草业的就业人口为1000万,如果我国实行全面禁烟,这1000万人的就业问题如何解决?
  据他所知,我国种烟叶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均属于较贫困、落后的地区,一旦禁止烟草产业,这些人的安置、生存怎么办?
  其次,从禁烟政策的实行来看,如果国内全面禁烟,就给了外资占领市场的机会。目前我国有3.5亿烟民,如果国内无法提供合法的烟草产品,势必会从走私或私家作坊的不法渠道获得烟草产品。
  此言一出,马上引起控烟人士的激烈声讨。一位控烟专家对记者说:“控烟是会影响烟草就业,但是扣上‘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帽子,就能说烟草不损害健康吗?如果人们因抽烟得了各种疾病,是不是就不会影响社会稳定呢?”
  据泰国控烟领袖普拉奇医生介绍,1992年至2006年,该国烟草税由55%提高至79%;同期,烟草销售量由203亿支减至179亿支,政府税收却由1543亿泰铢增至3564亿泰铢。在税收翻倍的前提下,国民吸烟率已下降30%。泰国吸烟率的下降,有61%的贡献是来自于烟草税收的上涨。提高烟草税也是普拉奇给中国的建议。
  “如何在高利税和卫生健康之间取舍,将成为异常严峻的考验。”一位控烟专家说道。不过提高烟草税能否被决策层采纳,从目前的情况看,已不是一个卫生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需要政治决心。
  (特别致谢《财经》杂志奖学金控烟国际项目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