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地旅游景区取消实名预约:保护公民信息安全的应然之举丨快评
文旅场所取消实名制,不仅仅可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更重要的是可保护游客的个人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 -
取消强制刷脸,有效应对人脸识别滥用丨快评
刷脸认证保障公共安全的收益有限,侵犯消费者个人隐私和敏感个人信息的风险却很大,一旦发生泄露事件,对个人权益带来的侵害和损失也是巨大的。为了追求“绝对安全”而牺牲公众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不符合法益保护的比例原则。 -
多地健康码重出江湖?相关部门有必要澄清以释众疑丨快评
有必要由权威的第三方对各地健康码系统的停用和数据销毁情况进行监督和核查,确保这些存储着海量用户敏感信息的数据都被彻底销毁,不会被泄露,或者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用于其他用途。 -
数据安全榜:谁在尽心倾力守护您的金融隐私?
银行数据安全榜评价体系中,成效指标独占30%权重,是单一权重最大的指标维度,且是唯一的定性指标,以充分体现以成果为导向的数据安全榜测评逻辑。对于2023年发生信息安全事件、客户个人信息泄露和较大IT系统故障等事故的商业银行,我们通过减分对相关商业银行进行警示。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发现,排名靠后的寿险机构虽然尚未出现重大信息安全事件,但在内部治理和外部审查方面短板明显。如,4家被测评机构没有设置独立数据安全部门,2家机构没有开展年度信息安全审计,3家机构的App被指存在侵犯用户隐私问题,等等。 -
网络实名制,在争论中从“幕后”走向“前台”
从各大平台已发布的公告信息不难发现,头部自媒体前台实名制已成必然。“这次没有标准的、明确的执行文件,各个平台只能基于各自的平台属性和既往的审核重点,摸索推行。” 王四新解释,由于大V往往拥有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且不乏背景复杂、目的多样的,“前台实名制有利于这些大V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风险意识、规范他们在网络空间的行为”。 “前台展示什么样的个人信息,区别还是很大的。”朱巍举例,比如一个医生大V,披露其是某科医生,可能会比披露所在单位和职务信息更能减少网暴的发生。 有关实名制的担忧中,一个议题贯穿始终:网络实名制会影响个人信息安全。相关部门也在强化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 -
网暴可能涉及哪五种罪名?组织“水军”从重处罚
和网络暴力相关的罪名有诽谤罪、侮辱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近年来,涉及侮辱、诽谤刑事案件数量明显增长,但有罪判决比例很低。2022年,全国法院审结的587件诽谤刑事案件中,不予受理的有271件,占46%,作出判决的只有79件,占比不足14%,其中有罪判决只有43人。 -
岳阳机场停车场禁止特斯拉入内:怎么看待电动汽车智能化?丨快评
全世界范围内的电动汽车/智能汽车几乎都有实现高速联网、道路感知、车路协同、人机互动、电子导航等功能,这就需要更多的摄像头、雷达、卫星等感知设备,车主在不经意间就落入了“以隐私换便利”的尴尬处境,付出“个人信息”与“敏感个人信息”泄露的惨痛代价。 因此,相较于公领域的保密工作,电动汽车对私领域隐私安全的侵蚀,恐怕才是更值得重视的问题。 -
涉嫌盗信息按颜值打分,人大毕业生被刑拘,学生担心信息流向
2020年10月,疑似为马某某的微博用户发帖称:“今天和志同道合之士完成了这件我大二就想做的坏事”,并配上网站RUC IR FACE的图片。 信息学院本科生张天翼曾听说马某某有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项目。“该系统的登录界面,如果曾接入过微人大认证,则可能会获取到微人大系统返回的部分个人信息。” 李嘉琳在微博平台发声后,7月1日晚间,更多人开始在社交平台讨论:“信息泄露具体情况和原因如何?将如何推进修复和安全保障?” -
分享行车记录仪视频,“车主同意就行”不是违规的遮羞布丨快评
行车记录仪所拍摄的,主要是车外的画面。而车外会有其他的行人和车辆。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规定要求,采集到的车外个人信息非必要不得向车外提供,必须对外提供的,要进行匿名化处理。 -
“信息裸奔”时代,个人隐私从何谈起?
希望数据搜集者能够明确告知用户搜集信息的用途和使用时间,并通过反馈机制赋予用户检验新数据信息使用情况的权利,而绝不能依赖于“隐私政策”的简单告知。同样,大数据羽翼下的算法预测,对用户“现在”和“将来”的监视应该设定范围,防止数据搜集者对个人信息的过度解读,以保障公众的信息安全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