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妈妈开始追星:“我多么希望我能忘掉午餐,忘掉洗衣机”
“我试图用一个极端的例子来证明,这些看起来非常琐碎、非常愚蠢、非常无益、非常不必要的事情,如果它能让你感到快乐,那你就没有虚度时光”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与七位全职妈妈聊子女教育
作为母亲的人生价值与意义,与孩子息息相关、高度关联。所谓的奋斗与成功,与自己的工作、狭义上的事业基本上无关,换句话说,很多母亲的事业,或最大的事业,就是培养孩子。“一切为了孩子”,得到了极致的再现与“完美”的演绎。 -
“陪伴,而不是陪读”:海外中国妈妈的新赛道
随着80、90后女性成为新一代陪读妈妈,她们更加重视自我价值,不再局限于传统“全职保姆”身份,而是探索人生新赛道、和孩子共成长。她们对孩子的未来也更加宽容。 “我现在带孩子出来,其实就相当于是多给了他一个机会,未来的生活最终由他们自己决定。” -
设置“妈妈岗”,对解决育儿问题有多少助益?
为妈妈们量身定做一个时长较短、请假灵活、薪水有点打折的工作,对于用人单位、家庭、社会以及妈妈们自己,意味着什么?这项政策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其初衷?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全职三孩爸爸邓可:过去十年,对生育政策带来的变化感受最明显|我这十年
《职场人婚育生活状态洞察报告》显示,北上深等城市男性愿意当全职爸爸的占比为37.76%。 (本文首发于2022年10月13日《南方周末》) -
李映珍:全职妈妈重返职场,用保险开启自己的第二人生
-
全职妈妈考公,住进封闭式培训机构一整年丨抉择2021
刘欣,31岁,四岁女孩的母亲,全职妈妈,某公考培训班中年纪最大的学员。疫情以来,她的生活接连遭受打击,对自我价值亦不再确定。“宇宙的尽头是考公。”刘欣在2021年最重要的决定,是全力考公,赶在35岁之前,到“宇宙尽头”去看一看,为的,是恢复自己对生活的掌控。 (本文首发于2021年12月30日《南方周末》新年特刊·抉择) -
“全职妈妈”离婚时可获家务补偿,专家呼吁提高补偿标准
-
全职三年,我终于明白这个身份为何让中国女性尴尬
我真心希望,有一天在中国,全职妈妈能得到平等看待,价值得到认可,成为一项可以自愿选择的工作(对,是工作),不夹杂着被牺牲、被歧视和无奈。 -
95后全职妈妈占比八成:越年轻,越爱当全职主妇?
这可能昭示着一种隐忧,即年轻女性中全职妈妈比例越来越高,并不全然是年轻人对全职妈妈的接受度变高,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女性成为全职妈妈是一种“被迫”选择——压力来自于家庭,或者来自于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