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有所依依靠谁
工作者与年轻人生产出来的财富,要在三代人之间进行分配:养儿育女、自己消费与投资及养老,养儿育女也可视为一种投资。三者之间的比例应实现总体上“资源向下一代转移”,如此才能确保家庭绵延、国族与文明的存续。所以养老与育小必须通盘考虑。既要保障我们的归处,也不能牺牲我们的未来 (本文首发于2023年5月25日《南方周末》) -
5·20多省新人领证数暴跌:生育成本过高是根本原因吗?丨快评
生育决策不等式是生育收益>生育成本,单看成本端是没有意义的,必须收益端与成本端对比才有意义。生育收益有金钱收益与非金钱收益。在社会化养老之下,金钱收益趋于消失,如今还有几个人考虑养儿防老?非金钱收益的有无、大小则取决于价值观。年轻人不想结婚生子,就在于他们的价值观变了,消解了生育的非金钱收益。 -
2023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8%
-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公布
-
每月几百元,领到生育补贴有多难?
目前各地自行探索发放的育儿补贴标准并不一致,部分地方的补贴金额较低,且申领条件中对夫妻双方户籍、社保缴纳情况、新生儿出生时间有较多限制。 “生育就像一个金字塔,有了一孩才能有二孩和三孩,如果只把生育补贴的重点放在三孩上,那政策可能就会像一个被束之高阁的花瓶。” “各地应着力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生育友好政策,不仅包括生育、养育和教育,还应包括婚恋、住房、医疗、就业、税收、养老等整个生命周期的一条龙的支持政策。” (本文首发于2023年5月18日《南方周末》) -
“钱在哪儿,爱就在哪儿”丨记者手记
李娜非常敏感地意识到,我是想问一些男女平等的问题,她的结论是:“在我们家,我觉得还是公平的。” 往往等到老人们真的成了动也动不了的“老老人”时,才会觉得亏欠了女儿。但此时,他们的财产早已分割完了,在家庭中也丧失了权威,已经没有了补偿女儿的能力。 -
不婚不育、芳龄永续?有钱就不用担心养老?
他进而强调,没有子女的老人,就像没有家长的小孩。一个没有家长的孩子在学校面临怎样的环境,一个没有孩子的老人在养老院就是怎样的情况。有了孩子的老人,才有威慑力 (本文首发于2023年4月20日《南方周末》) -
人是万物的尺度,生育率关乎价值观
育儿补贴是降生育成本,但生育成本再怎么降,只要生育收益上不来,对城市居民生育率的提振意义有限。生育收益包括金钱收益与非金钱收益,前者主要是养儿防老的考量,但社会化养老给了大家“自己给自己养老,不需要子女养老”的错觉,已经极大削弱了这一诱因;后者是天伦之乐与履行家庭责任的成就感、圆满感,需要特定的理念、价值观才能维护 (本文首发于2023年4月20日《南方周末》) -
实为盐水的“金能量水”当黄金卖:“骗老年人经济”为何大行其道?丨快评
大自然厌恶真空,人际关系也是如此。要防治针对老年人的种种新型骗局,仍然应从老年人的种种“刚性需求”着手。如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种种情感需求,那么诈骗集团还是有机会趁虚而入。要建设老年友好社会,在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之外,还应重视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减少骗子的可乘之机。 -
全国涉老警示案例:护工虐老被判刑,老人网恋被骗超4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