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冬妮谈祖父王赓:“陆小曼前夫”标签之外的人生
“我也是非常希望借这本书的关系,向社会各界的人澄清这段事实,因为这个事情对我们家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
从曾国藩王阳明苏东坡说起: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心理按摩?
阅读曾王苏的各种评传,是一种太糟糕的阅读体验,我们大多数的现代作家们在撰写数百上千年的历史人物时,仍然是仰望着的,缺乏最基本的智识维度。固然没有人能超越他所在的时代,但我们对历史所抱持的“同情之理解”,就是“拒绝反思”的代名词吗?将曾王苏圣贤化并拔高他们的各种反智言行为睿智,是不是走得过远了些呢? -
专访邱华栋: 一切历史小说都是当代小说
“这是一种新的历史小说的观念,就是要用内心的声音,呈现她们的人物形象,因为这人物在历史中消失了,只有通过让她们说话才能呈现。” -
曹操与袁绍开战前的舆论战:如何以笔杀人?谁更胜一筹?
陈琳的文章当然写得很好,但那是一篇一千多字的长文章,写在竹简上好大一捆(当时虽然已经发明了纸,但还不是很普及),有很多冷僻字,很多话里有话的地方,需要知情人士解释才能懂,注定只能在小圈子里传播。总之,哪里比得上“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能一下子触动所有人呢。 -
经历长年战乱后,这个非洲国家的人依旧有包容的力量
“内战时我在老家南部小城万博,当地经历了近50天的炸弹轰炸。许多人不是四处流散就是闭门不出。当时万博有个花园,有个园丁每天还会从家里出来,去花园侍弄花草。我问他,为什么形势这么严峻你还每天去花园工作?那人就说,因为这些花草需要人照顾。直到今天,这个人的故事、这段记忆,对我来说都是人生重要的一堂课,哪怕在暴力或极端境况下,人群当中总还有这么些人,会坚持去做日常的一些工作。” 阿瓜卢萨被视作当代安哥拉乃至整个葡语世界的代表作家。1975年,安哥拉脱离葡萄牙殖民统治宣告独立。同年,安哥拉内战爆发,直至2002年才实现全面和平。长达27年的内战造成了安哥拉动荡不安的历史和光怪陆离的现实,这些记忆和经历都成了阿瓜卢萨的素材。 《遗忘通论》讲述了战争期间一个遭受过性侵的女人将自己关在家中整整28年的故事;在叙述主线之外还牵出多条辅线:一名葡萄牙雇佣兵被秘密警察审讯,经历九死一生逃至少数民族聚居区;法律系的青年学生在国家经济转型后暴富成了企业家;流落街头的孤儿被迫沦为小偷……所有人的命运在一张记忆的蛛网中交织,阿瓜卢萨将沉重的故事讲述得轻盈如梦。 -
如果亚洲的水不受控制,将极大冲击社会和人心
雨、河、岸、海与亚洲历史的塑造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周思成:一个历史学“青椒”的边缘行走
“我感兴趣的是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这么多政治思想,譬如‘民本’、‘华夷’、‘天命’这些观念,到底对中国人的实际政治运作有什么影响:它们对当时的政治决策起了怎样的作用?那些皇帝、官员真是按照那些政治思想来行动的吗?还是说只是当作表层话语来论证他们自身已经设定好的目的?如果是事先设定好的,这些目的与他们所持的政治思想之间有什么关系?”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曹操煮酒论英雄,刘备究竟害怕什么?《三国演义》与真实历史大不同
看历史记载,当时曹操和刘备的对话没有这么复杂,不过另有一番玄机。 刘备到了曹操那里,曹操对刘备非常好,有一天,曹操突然似有意似无意对刘备说了一句: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三国志·先主传》) 没有列一大堆名字,谁不是英雄,曹操直接点名了:就是袁绍。于是刘备就吓得餐具掉地上了。所以刘备害怕的,不见得是曹操说自己是英雄,而是曹操竟然说袁绍不是英雄。 -
从钢制武器到具装甲骑:魏晋南北朝,中国军事技术大发展时代
到两晋南北朝前后,出现了按配比把生铁铁液灌到熟铁里面,中和生铁和熟铁的含碳量,直接得到钢材的灌钢技术,被南朝梁的道教宗师陶弘景记录下来。后世的炼钢技术直到近代为止,都与灌钢原理相同,可以说南北朝的灌钢技术,已经接近古代炼钢技术的高峰。 -
商鞅如何设计秦国的军功爵制?三条不同的赛道,一台高效的战争机器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实行的军功爵制,不能说对打破阶层界限完全没有意义,但是这方面的影响,恐怕并没有那么大。这个制度最大的意义,是为不同等级的人设置了不同的赛道,但不论你在哪条赛道上,你都要把精力集中到战争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