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学校办好了,孩子们会回来的”
“2021年我到云南一所农校,农民类的专业,联办专科无人问津。大专也无人报考,不得不合并,当地一万多名劳动力中只有0.06个技术人员,涉农人才严重缺乏。” “对低龄农村孩子,学校给的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分数、考试和作业,而是安全感,温暖的环境,吃饱饭,有朋友,没有欺凌。” “三年级的模型搭建课上有一个智力发展缓慢的孩子。她问老师,‘能在校门弄两个窗户吗?我想让爸爸妈妈来接我时,看到我在学校荡秋千。’” -
多省暂停审批设立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调减体量压力大
目前为止,全世界所有国家义务教育均以公办教育为主,据杨东平了解,在欧洲国家,民办教育比重通常在3%-7%,日本则为2%。 在杨东平的长期观察中,现在中国城乡许多地区,民办义务教育学生比重达到了百分之三四十,有的甚或60%。 -
“复制应试教育振兴不了乡村教育”
“乡村教育脱离城里的资源和老师去进行学习和模仿,永远无法达到城市的教育水准。” “如何把土地里长出来的教育、土地里长出来的文化和土地里长出来的历史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后疫情时代’非常重大的一个课题。” “巨大的城乡差距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在彝族地区的一些公办学校,语文、数学平均分是在及格线以下。” -
为什么要鼓励发展小微幼儿园?
一个中学最大规模是1000个学生,一个小学是500到800个学生,想要赚钱的人就不来了。 -
探底台湾创新教育
常有台湾老师问大陆同行:什么是“小升初”? -
花钱上名校的路堵了,靠“关系”上名校的门还开着?
如果教育部一号文件真的实施,真的可以根治择校乱收费这一体制顽疾吗?为此,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清华园教育集团副校长闻风和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 -
【绿色领袖·NGO】杨东平:16年,他跑赢了
他执掌着中国最早的民间环保NGO,1万余人曾为此服务。16年间,他在环保路上跑赢了 -
杨东平 教育的阶层差距仍在扩大
-
杨东平:免费师范教育=纠偏
学历提高以后,大专毕业生很难下到农村小学,因为他有了大专学历,他在大城市上了学,再想让他留到最偏僻、最边远的基层这是很困难的,能够在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的都是本土的教师。 -
十字路口的中国大学体制:改革大学体制刻不容缓
时至21世纪,如果一所大学仍没有建立学术自由的价值,教授不拥有学术权力,那么无论它的楼宇多么高大、校园多么辽阔、设施多么豪华、校长是正部级还是副总理级,它也不可能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更遑论什么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