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民族问题到“赚快钱”,缅北冲突何时休?丨智库视点
能确保缅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缅族地区发展同步,这才是真正铲除这一地区祸乱之源的根本之举。奈何,这个想法在今天的缅甸政治和社会现实之前仍然是空中楼阁。 -
果敢四大家族:这群地头蛇是怎么炼成的?
果敢的所谓四大家族,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传统地方土司政治的现代演绎。 -
缅北果敢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首犯明学昌畏罪自杀
-
果敢同盟军为什么这么能打,他们打仗的钱又是哪来的?丨军事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公安机关公开通缉缅北果敢自治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重要头目明学昌、明国平、明菊兰、明珍珍
-
雨季炮火,“三兄弟联盟”联军激战缅北
“原来一袋大米大概二三百人民币,现在已经涨到了1400元。” 清水河、捧线、棒赛三个政府控制区失守。清水河位于果敢,捧线和棒赛则隶属于木姐,均是重要的中缅贸易口岸。 据缅甸战略与政策研究院统计,21个月里,缅甸全国至少爆发了7855起冲突。其中,军方与少数民族武装组织交火4548次,与人民防卫军交火2267次,军方与少数民族武装组织和人民防卫军的联合交火达925次。 -
清剿电诈还是军阀混战?缅北果敢到底怎么了?
缅北果敢地区打成了一锅粥。距离上一次缅北果敢地区爆发冲突已经过去8年。上次被击败并逐出果敢地区的果敢同盟军,此次打出“清剿电诈”的口号卷土重来,誓要夺回被缅甸军政府控制的根据地——果敢首府老街。而如今内外交困的缅甸军政府,可能很难再现8年前的强势。 -
激于义愤冲向偷油车的父亲,给了儿子世间最好的教育
身教易,因为生活处处都有可身教之机会;身教难,因为任何时候都可能被懦弱、胆怯、多虑、瞻前顾后消解身教的“冲动”——很多时候,身教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敢于身教者,不过是比常人多了一份果敢的自觉、不忍的良知,而并不是他们身怀绝技、天赋异禀。总之,你想要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就要成为这样的人。 -
不愿离去的缅北难民
这些暂栖中国的难民正经历着痛苦的国家与自我认同危机:已然不是中国人,但也不愿承认是缅甸人。 -
变革中的缅甸: 开始新一轮国家竞争
1942年的战火,让缅甸分为两派,多数缅甸人亲日,而北部的果敢、克钦等武装则和盟军并肩作战,这种历史情感的隔阂与现实利益交织,让缅北的战火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