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正在“印度化”?藿香正气水“包治中暑”?科学解析气候段子
藿香正气水不是万能的防中暑药,不建议预防性地喝。 “印度化”是一种长期的趋势判断,每年的大气环流情况不同,不见得以后中国也会呈现出印度的气候特征,不建议用单一年份的情况下定义。 -
全球变冷与17世纪全球危机:气候变化如何深刻影响人类社会?
谁酿就了17世纪的这场总危机?如果将这场“总危机”拆分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话,那么可以说,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显著的,“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则只能称为近代科学兴起之前的神秘主义。进一步说,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直接影响是饥荒、瘟疫、地震的“一次打击”,而继之而来的战争、革命、叛乱就是“二次传导”了。从这个意义讲,气候变化确实是在重塑人类文明。 -
珠峰上的孢粉遗留下的气候变化历史
通过珠峰无处不在的孢粉采集和研究,结合今天全球变暖的情况,科学家试图破解自然气候变化的历史线索。 -
今年的热浪天气是否会成为新常态?
从整体上看,气候变化的速度跟模型的预期基本相符,但是极端事件的增加确实超过了科学家预估的速度,这意味着我们可能已经跨过了气候的临界点。 (本文首发于2022年8月25日《南方周末》) -
詹姆斯·洛夫洛克:当1%变成0
-
《不要抬头》 一部讽刺的末日狂欢片
很多细节为《不要抬头》的时代感做了注脚:民众(无论是相信科学还是保持怀疑)无时无刻不在社交网络上发布图文视频发表自己的态度,但对正在发生的大事件的反应和理解能力下降;种族歧视严重;就像世界民众对于全球气候危机的态度一样,即将毁灭的片中人还在关注鸡毛蒜皮,例如顶流歌手的八卦。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召开在即,哪些中国经验被国际肯定?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我国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制度创新。在2019年联合国大会上,中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入选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的经典案例。 2019年起,中国已经是《生物多样性公约》信托基金的第一大出资国,多年来也一直是向全球环境基金(GEF)、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捐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
碳中和“冒进”、运动式“减碳”,应如何纠偏?
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后,提出在2020年和2025年前达峰的试点各有18个和42个。提目标其实并不难,但现在回看,有相当一部分目标是提了,没有任何落实的行动。 对于碳达峰峰值的理解,不能太过于机械。从发达国家能源消费的情况来看,碳排放存在一个长时间的高位平台期,在这一阶段增长不显著、表现出一定的波动,存在多峰凸起,而不是单一的峰值。管理部门应有科学的认知,碳排放在一定范围内的波动与起伏,是正常现象。关键要看长远态势,碳排放的潜能是否释放。 四十年的碳减排应当考虑代际的公平性问题,下一代会更富有,中国2050年人均GDP可能是2020年的2.3倍。减排任务可以留一些给未来的“富人”,而非全压给现在的“穷人”。 碳的定价与中和必然带来一定的代价,随着双碳目标逐步由顶层设计转向实际推进阶段,生态补偿、财政转移、地区经济提振、工人救助再就业等公正转型措施必须及时到位,为双碳目标的有序公正推进提供机制保障。 (本文首发于2021年9月2日《南方周末》) -
“看到改变,会发现地球还有希望”
传奇动物学家珍·古道尔认为,面对气候变化,我们并不是完全“束手无策”。 科学家认为,现在还存在一小段的窗口期,“很幸运”留了一段时间,给人类弥补错误,但时间已经很紧了,“我们距离这个临界点很近很近”。 -
美国园管局认错 或许应操心比“气候变化”更重要的事
影响气候的因素实在太多,大到太阳黑子、火山喷发,小到各种“蝴蝶效应”。人类碳排放举足轻重,还是无足轻重?多因多果动态关联,任何单一因果建联都难令人信服,科学界在统计方法和事实认定上也从未达成过共识。但人类渴望简单明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