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这些地方被督察组“点名”了
-
专访北师大水科学研究院原院长许新宜:“水环境污染的拐点已经出现”
早年间,老百姓普遍还不太明白什么是环境问题。我是1978年入学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专业是环境科学。当时我父亲问我:“你考的研究生是什么专业?”我说是环境专业,他就笑了:“打扫卫生的。” 太湖和滇池的主要问题是没有进行生态修复。目前污水处理厂该建的都建了,管网该修的都修了,为什么还是污染?因为湖泊的自净能力比较弱。污水治理其实就是个“玩氧气”的游戏。水体自净能力,说白了就是溶解氧浓度,自净能力强的溶解氧浓度高。 2015年,新环境保护法实施,“水十条”颁布,我们真正迎来了环境保护的春天。随后,环境治理行动规模越来越大,环保投资强度也越来越大,再加上连续多年的环保督查,现在可以说,我国水环境污染的拐点已经出现。 -
中央环保督查办致函各地:支持114项重大生态工程复工复产
-
告别车轮战,27项全国环保督查减到2项,进驻时间减少80%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将继续开展,另外26项督查分别予以撤销或合并为一项,就是强化监督。 在同一时段,一个省份只派驻一个生态环保工作组,并可根据需要设几个专业性小组,比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水源地保护、打击“洋垃圾”进口,还有公众举报案件核查等,都由一个大组到一个省份统筹组织。 -
环保督查“国家队”,如何不背“一刀切”的锅
厚厚的自查名单,一方面反映了地方政府的压力,能报则报;另一方面则是寄希望于环保督查,解决久违的顽疾。 环保督查组成了“钦差大臣”,却也背上了“环保一刀切”的锅。 -
环保部督查:京津冀及周边74个点位存在环境问题
-
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将全面启动实现对全国督查全覆盖
-
“史上最大规模”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揭开哪些问题
为期一年、被称为“史上最大规模督查”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工作已过去3个月,从环保部官微无一日停歇的问题通报,到企业擅自撕毁封条强行违法生产、阻挠执法等事件屡次发生可见,各地想要打好这场蓝天保卫战,并非易事。 -
环保部通报半月督查情况:2627企业存在环境问题
7月6日,28个督查组共检查272家企业(单位),发现89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 -
京津冀治霾大督查
督查行动带来的直接好处是:市领导直接拍板,给环保部门增加了15个编制,以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