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22
西安:穿汉服,逛古都
唐装汉服流行正成为西安一道风景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
00:51
陈忠实:到《白鹿原》中找我去丨那年今日
2016年4月29日,中国当代文学巨匠陈忠实因舌癌在西安去世。44岁那年,陈忠实感觉到生命警钟的敲响,立志要创作一部可以垫棺作枕的作品,这便是后来的《白鹿原》。陈忠实对关中乡土文化有着执着的坚守,家乡的风情早已融入他的心灵。在创作中,他还尤其关注历史中人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陈忠实所际遇的时代,书中所深刻反映的社会生活,是我们探究不尽的精神财富。 -
实施两年后,深圳告别二手房指导价?
一位国有四大行深圳分行的员工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没有公布正式文件,但银行可以开始根据评估价发放贷款。 深圳是全国首个推出二手房指导价的城市。随后,西安、宁波、成都、东莞等地也跟进推出相似政策。 -
为创文明城市禁止村民种菜?名为“倡议书”实为“强制令”
这些年,我造访过多个美丽新乡村,见识过那里的村庄被包括蔬菜在内的绿植“笼罩”的美。乡居图如画如诗,农民自由出入,如画中人,从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了滋养,岂不美?让这样的村庄呈现于大地之上,本身就是对美学和文明的一份贡献。创文也好,提升村容村貌也罢,都应该顺应民心,推崇自然的、和谐的风貌,而不是自我“设计”出一份审美规则,把农民的自然生产和生活方式强行纳入、依“规”修裁,造成严重的撕裂。 -
“西安七旬老人3元理发坚持20年不涨价”,不能仅限于感动
我们可以为老奶奶个人点赞,但这事本身并不宜过度拔高,这会让其他人比较难“做人”。过度宣扬会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一种隐形的“道德绑架”,当事人后面如果想涨价,恐怕都会有所顾忌。原本可以正大光明地公开涨价,结果搞得好像涨价就是有点不地道、不实在,对不住别人的感觉 -
南周对话西安市市长李明远:如何坐稳“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
2022年,西安全市经济总量达到11486.51亿元,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两项增速均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生产新能源汽车101.52万辆,同比增长277.7%,反超上海,问鼎“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 “当前,西安城镇建设与大遗址保护利用相对割裂,大遗址成为城镇集中建设区中的‘孤岛’,不利于遗址的保护利用。” -
雪原长裙,骑马舞剑,文旅局长们太“卷”了
《长安十二时辰》在2019年播出后为西安带来一波热度,开年第一爆剧《狂飙》则带火了广东的另一座城市江门,自一月开播以来,江门搜索热度月环比增长近130%。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为何越来越多网红城市。 -
恐吓游客发被宰视频侵权,西安永兴坊骚操作乃自毁声誉丨快评
导致永兴坊名誉受损的,并不是发布视频的游客,而是缺斤少两辱骂游客的摊贩。永兴坊不按常理出牌,威胁游客删除视频,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
美食大串联:一个吃货的西成高铁之旅
正是高速发展的现代交通,让我们有可能把广阔地域的美食一“胃”打尽。 -
梦回大唐:一个日本和尚的中国纪行
灵仙、贞素和圆仁三个和尚在中国的故事,直观地告诉后人,唐朝是一个开放的、多种文化水乳交融的世界性帝国。王朝如人,如果说先秦是烂漫天真的少年,那么,唐朝则是意气风发的青年。 早在来中国之前,圆仁与中国就有深厚渊源——圆仁算是鉴真的三传弟子。师父最澄在圆仁西渡前三十多年,就来到中国——与最澄同行的,还有空海。最澄在天台山国清寺研习佛法,回国后,创建了日本天台宗。 谨以此文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 (本文首发于2022年9月22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