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灌篮高手》的遗憾: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如何与青春作别?
谈及当年的遗憾,许多接受采访的粉丝都用井上雄彦曾说过的那句“青春的梦想往往是不完美的”来进行自我排解。唐珊珊解读,这种完结方式令所有人猝不及防,但却给观众和读者留下“得不到才是最好”的想象空间。 到目前为止,胡清已经看了16场《灌篮高手》电影版。 “我们一帮三四十岁的中年男人,就指望这么一个片子让我们好好哭一场。” -
烟花爆竹响起来,过年才有年味、喜庆味,也是保护民族集体记忆
烟花爆竹的燃放时间是极有限的,中国各地的民俗大体只是集中在阴历新年初一至初三、初五、十五等几日,污染程度极其有限,主要是一些烟尘,风一吹就散了。而且另一方面,烟花爆竹的“污染”,其实也是燃放者的刻意追求——弥漫在空气中灭疫消毒的硝烟气味令人心安,可以消灭隐藏在空气与一切角落中的鬼魅。甚而对于许多中国人而言,正是新年几天浓烈的硝磺气息,与食物共同构成“年味”的嗅觉味觉记号。 -
天将降大任,“斯人”从何来?异文与断句:习惯势力如何塑造集体记忆丨快评
根本原因是一致的,还是在于高频词“斯人”对低频词“是人”的替代效应,习惯势力的影响能影响这么长时间、这么大面积,令人叹服。 -
拉美作家莫亚:暴力不是魔幻现实主义,而是现实
暴力元素充斥着莫亚的写作,因为政治与社会暴力存在于作家本人不得不呼吸的空气之中,构成其个人及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是他必须面对的日常现实和难以超脱于外的存在处境。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疫情下,碳酸饮料为何会异军突起
碳酸饮料蕴含了休闲、社交、放松、刺激等相关的集体记忆。疫情期间通过消费重温集体记忆,能一定程度缓解心理上的压力和孤寂感。 疫情之下的碳酸饮料消费,类似“口红效应”经济现象。实现“口红效应”需要三个条件:商品除实用价值外,要有附加意义;绝对价格要低;要充分利用情境来引爆消费欲望。 不论是饮料厂商的营销,还是人们对健康的关注,都使得健康化成为未来饮料市场的发展方向,然而设计出“非常神奇的配方”并非易事。 (本文首发于2022年7月7日《南方周末》) -
学者张旭东谈四十年文化中国:“文化本身是一种力”
回看当年的文学作品,会看到中国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感情波澜。今天和未来的读者带着“同情的理解”去读这些作品,可以看到集体经验、集体历史和集体记忆在文学风格和形象中的结晶。 (本文首发于2021年8月12日《南方周末》) -
图伊曼斯 当你对图像产生怀疑,思考就开始了
“在20世纪80年代,绘画被边缘化,艺术家们越来越多地从事电影、录像、雕塑和装置艺术,图伊曼斯几乎是独力保持在绘画这一媒介领域,并在年轻一代画家中创造了一大批追随者 “他对当代图像是如何产生的有一种独特的理解——那些与我们的集体记忆相联系的图像,那些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图像,它们好像是我们共同经历的一部分”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集体记忆是如何衰退的?
人们是如何将那些属于一代人的记忆遗忘的呢?MIT的研究人员给出的量化证据表明,这个遗忘的过程曲线大体上按照一个双指数函数分布,集体记忆在形成之后会先经历一个短暂的快速衰退阶段,然后是漫长而缓慢的文化记忆的衰退。 -
至尊过后,还会有武林吗?
金老消逝江湖,朋友圈彻夜未眠,武林似又风云再起。无尽的哀悼、无穷的敬意,搅动起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
南疆边海防大型专题视频第四集—《老山军民情》
一场边境战争,让老山、法卡山、者阴山与一代军人的奉献一起封存在集体记忆中。以老山为代表的中越边境山脉,成为中国人心中的英雄山。而战争的最终胜利,又离不开当地村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