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BC最新犯罪剧,起底“黄金大劫案”
-
吸收不良、安置不当、双重标准:乌克兰难民潮冲击欧洲社会
过去的三个月,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至少有664万人离开乌克兰,多数人涌向了波兰、罗马尼亚和德国,以及欧洲的西部地区。 “乌克兰之家”计划也面临“性剥削”指控。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在已注册的英国担保人中,三成以上是40岁以上的单身男性,多数人明确表示志愿接收20岁至30岁之间的单身女性。 (本文首发于2022年5月26日《南方周末》) -
从“环保少女”到“通贝里狂热症”,绿色政治席卷欧洲?
“环保少女”通贝里并没有批评上述种种过激行为。稍早前,她对英国广播公司(BBC)表示,“只要没有人受伤害,有时候必须激怒一些人。” -
BBC又出佳作,9.2分,大格局大阴谋
-
真实而残酷,BBC高分新剧一集入坑
(本文首发于2021年8月9日微信公众号《24楼影院》) -
BBC神剧回归,这部暗黑魔幻剧被严重低估!
-
漩涡中的新发地:亚洲最大菜市场不得不说的往事
新发地市场有一百五十多个足球场之大,这里的价格被视为京城果蔬价格的晴雨表,被BBC纪录片称为“北京饮食文化的灵魂”。 从上个十年开始,北京市屡次提起疏解新发地市场功能,但它仍然承担着北京约80%的农产品供应。 每天早晨八九点,当处理完大宗果蔬批发的商人离去,这里会聚集一批从市中心赶来的老年人。他们带着老年公交卡辗转换乘到这里“捡漏”,希望以低于市内超市的价格买菜。 少为人知的是,最近两年,在缓解首都压力的外迁潮中,关于农副产品供应是否该被疏解,又有了和原来不同的观点。 -
她们,才是我们想看的女性
两年前的4月,BBC推出了新剧《杀死伊芙》。 女特工伊芙与女杀手薇拉内尔彼此吸引,的确是观众喜闻乐见的故事模式。更何况,在这部神剧中,两位女性角色都颇有特点,整个人散发着神经兮兮的气质。讨喜的人设,让这部充斥着杀戮的剧集,变得轻松诙谐起来。 -
BBC纪录片《七个世界,一个星球》背后的故事
2019年5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全球评估报告》显示:“近百万种物种可能在几十年内灭绝,人类活动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威胁到其他物种。” -
豆瓣9.5,BBC这部黑帮剧爽炸了!
提起黑帮,大家会联想到什么?是意大利黑手党,还是墨西哥毒枭,抑或香港的新义安,日本的山口组,台湾的竹联帮? -
BBC神级纪录片,耗时56年,揭露人生真相
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节目跨度,使这部纪录片区别于普通的纪实节目,变成了一本关于“人生”和“命运”的厚重书籍。 -
“非常担心给中国投资者造成损失” 一家英国公司自述为盖网站台始末
一位是给“猫王”普莱斯利作曲的西方知名音乐人,另一个是BBC前高管、授勋爵士,没想到却被一名中国商人“忽悠”了。 -
茫茫宇宙发生的事,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BBC纪录片《行星》的使命
如果回溯45亿年来太阳系的历史轨迹,我们会发现八大行星的动荡变化宛如家族传奇。BBC纪录片《行星》讲述了这些故事:火星在最初诞生时如同地球的孪生姐妹,环境极为相似,可惜在演化过程中失去了水;金星是整个太阳系中最不适宜居住的地方,却曾一度拥有广阔的海洋和巍峨的山脉;地球经历了有毒气体弥漫的混乱之后,最终演化成生机勃勃的海洋世界。《行星》的主人公是这些星球们。 -
“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艾登堡的见证:93年里,地球和野生世界都变小了
纪录片《生命的进化》引入美国时,美方曾要求用好莱坞明星的声音替换大卫·艾登堡的旁白。近40年过去,艾登堡的声音和名字都成为自然纪录片的品质保障,但他坚称一些功劳被错误地归到自己头上,那些震撼人心的镜头可是由摄影师们拍摄的。 -
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被捕
BBC消息,英国警方称逮捕了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 -
屠呦呦入围BBC “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与爱因斯坦并列
本月初,英国广播公司(BBC)发起“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票选活动。在14日公布的“科学家篇”名单中,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成功进入候选人名单。 -
专访BBC纪录片《王朝》制片人鲁伯特·巴林顿
纪录片《王朝》被称为美剧《权力的游戏》或莎士比亚戏剧的动物版,豆瓣评分高达9.6分。摄制组耗费4年时间,跟拍黑猩猩、帝企鹅、狮子、杂色狼和老虎五种动物。与以往不同,主角只是每种动物中的某一只或某个家族,它们呈现了充满权力斗争和家族背叛的动物世界。 -
什么造就了“冰花男孩”?
“冰花男孩”的形象遂感动中外网友。 -
又美又神秘又科学,豆瓣9.5的BBC海洋纪录片第2季
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2001年BBC出品的《蓝色星球》。这部纪录片可以算是全世界探索海洋的自然纪录片的“开山鼻祖”,豆瓣评分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