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和通信两手抓,两手都不能落下丨科创要闻
AI大模型热度不减,科研智能计算平台CFFF上线,上海AI实验室开源全球首个医疗基础模型群,火山引擎推出MaaS(模型即服务),Unity 将 AI加入游戏开发引擎,美团20.54亿收购创业四个月的AI初创公司光年之外。 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也不能落下。美国商务部将拨款424.5亿美元用于改善宽带网络,思科收购两家宽带网络监控公司,IBM拟46亿美元收购Apptio,塔塔通讯收购综合通信服务商Kaleyra,中国星地激光通信速率达秒10G比特。 -
数字化转型“工具书”来了丨科创要闻
日本经产省启动“后5G信息通信系统基础设施强化研发项目”,苹果4.5亿美元投给Globalstar,开发手机卫星SOS服务,三星和高通分别在5G毫米波有了新突破,IBM发布433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芯片“鱼鹰”,LG推出全球首款高分辨率可伸缩显示屏,工信部印发两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具书”。 -
重构向上向实向善履责路径——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2021)解读
2021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遭受挑战的一年。 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在全球蔓延,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重影响;另一方面,气候变化、生态破坏、失业和贫困等全球性问题的威胁不断加剧,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全球工商业组织已经深刻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点。IBM商业价值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2年CEO调研报告》显示,51%的全球受访者将可持续发展视为未来两到三年的最大挑战;在中国,52%的受访CEO持同样观点。 逆境之下如何突围,考验着企业的战略眼光和能力,也考验着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即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该如何看待履行社会责任与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从2019年8月181家美国顶级公司首席执行官在“商业圆桌会议”上联合签署《公司宗旨宣言书》,提出公司的首要任务是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到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投资在全球渐成主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越来越具有战略性,越来越关注实质性。 2021年,推动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顶层架构更加完善: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草案)》增加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应当在遵守法律法规规定义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公司职工、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利益,承担社会责任;国家鼓励公司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公布社会责任报告。2022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成立社会责任局,旨在更好推动中央企业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 在中国,履行社会责任逐渐成为企业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本文首发于2022年7月28日《南方周末》) -
全球首款、首次、首个 ……丨一周科创要闻
编者按:联发科技发布全球首款4nm处理芯片、碘动力航天器首次完成在轨测试、IBM推出全球首个突破100量子比特的量子处理器“鹰”,研究者在活细胞内构建出蛋白质逻辑门,科技不断更迭,创新从未停歇。 脑疾病知识库BrainBase开放共享,基于“书生”的通用视觉开源平台OpenGVLab也将在2022年初开源,科技创新正走在开放与合作的大道上。 -
华为:在一条漫长的产业链中,跟所有人赛跑
1999年,华为花了5000万美元购买了IBM的咨询服务。2004年,联想投入12.5亿吃下IBM个人电脑业务。从此,这两家中国著名的科技公司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 -
联想公布三季度财报 营收增长31%
2月3日,联想集团公布2014—2015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集团收入为1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净利润为2.53亿美元,同比下滑5%。若不考虑对IBM System X 和摩托罗拉的并购因素,集团季度净利润为3.27亿美元,同比增长23%。 -
爱小报,买“大块头”
巴菲特疯狂买下数十份社区意识较强、具有悠久历史的“小报”,而对IBM、公务机等的投资动辄百亿美元;他保守却不乏“侵略性”;和前列腺癌作战,他希望自己的生命与他的投资信条一样顽强。 -
IBM“智慧城市”业务在华全面商用化
对于目前众多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能否取消限行和限号等行政措施,通过技术解决拥堵顽疾?世界著名的IT和通信服务巨头美国IBM公司给出的答案是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
IBM再曝行贿丑闻 千万罚金作了结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上周五(3月18日)公布文件显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简称IBM)已同意支付1000万美元了结一桩与海外贿赂有关的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