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中国人收入流变

对一个穷国来说,中国的潜在需求应该远超过生产能力才是正常的,为什么竟然会出现所谓“内需不足”呢?超过人们收入的那部分财富跑到哪里去了呢?

责任编辑:马克

中国人每创造100元的财富,个人能拿到的只有45.4元,23.1元流入国家财政,31.5元变成资本和存货。

三十年来人均收入的增幅在逐渐递减。

GDP的增长速度高过人均收入的增幅,导致内需不足。

GDP增速远超收入增速

考察一个国家和社会之进步,也许我们只需要两个指标就够用了:其一为“效率”,其一为“分配”。

为了具体化这两个抽象的概念,经济学家引进了两个统计口径:“GDP”和“人均收入”。前者用于描述一个国家和地区年度经济活动的总量;后者用于描述人们从他们的经济活动中获得了哪些收益。作为考察指标,前者可以粗略考察该国的经济现状,后者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昭示该国长久发展的后劲。

1978年,中国的GDP为3645.2亿元,2007年为246619亿元,增长了67.6倍,剔除物价因素,大致增长了15倍。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4元增长为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33.6元增长为4140元,增幅分别为大致40倍和30倍,剔除物价因素,一个增长了大约9倍,一个增长了不到7倍。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很有意思的结论:一、中国GDP的增长速度高过人们收入的增幅;二、城镇居民的收入基数要比农村居民高,而且增速也快。

今天,最让我们头痛的一个问题就是所谓“内需不足”,这个话翻译过来就是我们的生产能力超出了我们的消费能力。对于一个穷国来说,中国的潜在需求应该远超过生产能力才是正常的,为什么竟然会出现所谓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