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市场能为医生定价,医院就可以不再全靠药品供养 解放医生

医生自由执业,是医改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从体制中解放医生,让他们自由流动与充分竞争,才能真正让市场来为医生定价,让好医生为医院带来高价值,从而改变医院靠药品供养的畸形现状,最终从根本上改变医患关系。

责任编辑:肖华 助理编辑 温翠玲

朱岩和他的同事们希望能建立一个社区医院的连锁品牌,不过,梦想正遭遇着现实的严峻挑战:开业一个月来,每天只有两三个人前来就诊。图为朱岩怀抱着卓正的吉祥物。 (周游/图)

一个体制内声誉正隆的名医,和一个在全国最有名的医院工作的年轻医生,在制度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当下,同时选择离开公立医院,为尚在半途的医改闯出另一条缝。

医生自由执业,是医改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从体制中解放医生,让他们自由流动与充分竞争,才能真正让市场来为医生定价,让好医生为医院带来高价值,从而改变医院靠药品供养的畸形现状,最终从根本上改变医患关系。

当一些探索者勇敢走出医院,却发现能否继续走下去,依然有赖于体制内的变革——如果不能纳入医保范畴,如果公立医院不接受他们开出的转诊单,他们就不会有多少病人。

2012年所谓“世界末日”这一天,上海东方医院知名血管外科医生张强,和北京协和医院肾外科医生朱岩,都选择离开他们栖身多年的公立医疗系统。

一个告别自己业已积累二十年的体制内声誉,一个告别有百年历史的中国一流医院,他们的选择,在公立医院依旧是医疗市场绝对主流、无数人打破头挤入体制内的今天,成为一种罕见的标志性事件。

张强和朱岩选择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向,一个瞄准医疗市场金字塔的顶端,进入外资背景的私立高端医疗机构;一个走向塔基,按国外的家庭医生模式创建社区诊所。有趣的是,他们都选择了提供相对高端的服务,因为这里管制最少。

无论何种路径,他们想拥抱的都是一个自由医生的职业尊严。

他们的个人选择,为尚在半途的中国医改闯开了另一条缝隙——医生自由执业,是医改至关重要的一环。让医生从体制中走出来,才能让市场真正为医生定价,也才有可能让医院不再全靠药品供养,从而让医生回归为医生,从根本上改变医患关系。

所谓自由执业,就是医生不再仅仅受雇于一家医疗机构,而可以在多个医疗平台之间自主选择执业地点。目前卫生部的规定在几经放宽之后,依然尚未批准完全自由执业,而是限定医生在得到第一家执业点的允许后,最多在三家执业点工作。

“从单位人,到社会人”

2012年的最后一天,张强一大早赶到上海东方医院特需门诊部,办理了最后的离职手续,年终奖和12月的工资都没打算要。

47岁的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强,决定脱离体制,成为一名自由的医生,用他自己的话说,“在海里泡了20年,终于上岸了”。

在体制内工作了20年,张强称得上功成名就。他的专长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国内第一个把腹腔镜技术应用到血管外科的医生,东方医院的血管外科在他任主任期间全国知名,患者络绎不绝。体制内的各种荣誉,他也都享受过:五四劳动奖章,各种协会头衔,专业杂志编委。

正因为成功,他的出走显得很“另类”。

自1990年代后期,社会资本逐渐进入医疗领域以来,也有少部分医生离开体制,但大部分是退休的、在原单位“待得不好”的、想赚大钱的,或者难于找到工作的新毕业生。像张强一样年富力强的“体制受益者”离开的,凤毛麟角。

“已经观望了半年,只是需要一个导火索。”张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把这称为是一次“自我重新探索”。他在东方医院曾经努力探索特需门诊,也就是高端服务,挂号费300元,患者享受高质量服务,预约看病,至少半小时的问诊时间,甚至在做手术时可以点自己喜欢的音乐。

这是张强理想的工作方式,“最好手术后还能来杯咖啡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谢小跳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