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大战”地方官

“要是债发不出来,市长、县长们可真要跪了。”2013年7月,城投类企业债发行规模触及年内单月发行量最低点,仅发行351亿。找钱,成为中国地方政府最为重要的关键词。在仅有的几条找钱之路上,手握钞票的金融机构们与地方官员展开了斗智斗勇的漫长故事。

责任编辑:舒眉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张玉洁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找钱,成为中国地方政府最为重要的关键词。在仅有的几条找钱之路上,手握钞票的金融机构们与地方官员展开了斗智斗勇的漫长故事。

“要是债发不出来,市长、县长们可真要跪了。”接连几个月,跑遍了湖南、内蒙古、江西,见了十多位市长、县长、区长之后,一家券商投行部的高级经理郭松(化名)不禁感慨道。

从2013年8月1日起,国家审计署开始了对地方债务第二次全面摸底,而且审计范围前所未有地扩大到包括乡镇在内的五级政府、四万多个审计单位。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甚至全世界,都在屏息等待这次摸底结果。

然而,资本市场已经提前亮起红灯,风向标就是地方政府用以融资的重要工具城投债——2013年7月,城投类企业债发行规模触及年内单月发行量最低点,仅发行351亿,而在年初,这个数字都突破千亿。

不仅是城投债,在地方政府的每条融资道路上,金融机构们都正在小心地“排雷”。

金融圈排雷

“你以为政府不会借高利贷?逼急了啥钱他们都敢要。”

2013年,郭松总是在出差,“虽然忙,却忙不出几单。”据他描述,大环境不好,一些平台公司出现了兑付问题,让城投债骤然紧张起来。最近的风声更紧了,公司甚至利用晚上的时间,加班加点地给一线员工加强风险控制培训。

希望摸清家底的不光是审计署,多家金融机构也私下对地方政府风险进行排查,例如平安证券就曾会同平安信托、平安证券的固定收益部、风控部门,集体把脉。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已经有信托公司对政府基础设施类信托项目的规模进行额度控制,达到额度的地方不得新增项目,要等到空出额度才能继续做。

城投债和基建类信托项目是过去几年地方政府融资的重要渠道。

这种模式源于1991年。当时国务院进行第一轮政府融资体制改革,要求地方政府不再直接负责基础设施建设,而是将其公司化运作。地方融资平台,即城投公司,自此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借债主体。

政府用土地的未来收益作为担保,通过城投公司发债等方式募集资金支付征地补偿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将“生地”变成“熟地”后再出售,获得财政收入,然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Ashley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