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讲习所到网络写手研修班作家养成法的变迁

北京大学两届中文系主任杨晦、严家炎曾反复告诫学生: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越来越多大学陆续加入培养作家的行列,文学网站也开始和大学合作,培养网络文学写手。盛大文学已经和上海社科院合办过为期两年的“网络文学创作”高级研修班,“唐家三少”等39名起点中文网作者入校学习两年。

责任编辑:李宏宇 袁蕾 朱晓佳 实习生 刘维

荷兰作家阿侬·格兰伯格(ArnonGrunberg)戴着电子头盔进行文学创作,头盔将收集格兰伯格创作时的脑电波和各项数据,以便日后进行研究。文学创作能否“培训”、文学作品能否靠计算机完成,都是有争议的话题。 (CFP/图)

讲习所里的“国家队”

复旦大学教授王安忆很怀念当年的“讲习所”生涯。

“文革”结束后,1980年,中国作家协会恢复“文学讲习所”,招收了“文革”后第一批学员。学员都是各省市的代表作家,由各省作协提名申报,中国作协审核后录取。刚刚从安徽插队回上海的王安忆,意外地获得了进入“国家队”的学习机会。她后来把这个机会称为“转折点”。

“孔捷生、陈国凯、张抗抗、叶辛、陈世旭——我这帮同学,一个个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是当时拿过全国小说奖的人,是很有名的作家。”

王安忆听课特别认真。“课程很好,基本上是完整的中文系的速成课程。讲《红楼梦》的时候是冯其庸、吴组缃教授,他从作家的角度来解析文本,让我获益非浅。”

半年培训期里,讲习所给学员们聘请了王蒙、冯牧、孟伟哉等十二位导师,每人带四个学员,不仅聊文学创作,还针对他们的作品,提出修改意见。

“回头来看,作协的培训最好是我们那届,师资力量强大,教授、学者多。”王安忆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讲习所1950年刚成立时名为中央文学研究所,管理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模仿苏联的高尔基文学院,目的是培养新中国的文学作家以及新文学理论、批评、编辑等方面的干部。

翻开中国作协的资料,当时的负责人丁玲在第一期学习班开学典礼的讲话中,要求学员“经两年学习研究,能提高一定的政治及业务水平,掌握毛泽东文艺方向进行创作,两年内希望每个学员尽可能写出一部能出版的作品”。

郭沫若、胡乔木、周扬、茅盾、郑振铎、叶圣陶、老舍、曹禺、吴组缃、艾青、何其芳、刘白羽、柳青、赵树理、张天翼、周立波……讲习所教师阵容强大。

到1958年停办,九年间,讲习所办了四届培训班。文学创作班的学员,后来大部分成为新中国文学创作的代表作家,不少人还担任全国及各省市文艺单位领导人;编辑班的学员,成为全国文学刊物的主编,翻译班的学员则成为俄苏文学和东欧文学的专家学者。

1984年,文学讲习所更名鲁迅文学院。

拯救被耽误的一代

1982年11月,王蒙在《读书》杂志发表文章指出新中国作家队伍的平均文化水平在降低,反对“知识越多越反动&rd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