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码】公共说理中的程度妄断

孩子功课不好,家长说,你平时不用功,看,这次不及格了吧。孩子会说,班上还有分数比我低的呢。这种推诿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刘孟宇

不加限定的夸张是一种“掩饰性的语言”

近日,河南信阳市浉河区政府官网刊登的一篇讴歌拆迁工作的文章中,浉河区委书记邵春杰称拆迁工作人员是“最可亲、最可敬、最可爱、最可歌、最可颂的人”。在公共话语里,经常会碰到不周全的程度妄断,邵春杰书记所说的“最”便是其中的一种表现。

不周全的程度说理总是依赖于人们某种未经审视的心理定势,例如,甲比乙有害,所以乙比甲有益;甲不好,所以与它不同的乙一定比它好;某个政党有许多劣迹,所以反对它的政党一定代表光明的未来。又如,比好事更多一些的,或比坏事更少一些的就是好事。这种思维定势会不知不觉地影响人们的推论。例如,有人说“网络战威胁甚于核弹”,作家艾茵·兰德(Ayn Rand)的小说《源泉》(The Fountainhead)里有一句类似的话,“如果我们厌恶肉体的奴役,那么精神的奴役岂不更令人憎恨?”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