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巡视】 师生“从游”, 只在课堂里?

大学师生如果能共同研究, 也就成了“共学之友”。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朱德春

大学师生如果能共同研究, 也就成了“共学之友”。

最近,上海市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出了三项制度安排,其中第三项“想方设法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显得相当不够“制度”,这或许正说明当下人们所面临的困局:虽已普遍感到高校师生交流过少的问题,但却并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

其实,这并非近期的新问题,可说是随西方教育制度的引进而来。当年张君劢便看到,欧美多数大学教育,“学生勒名学籍,自择科目,按时登堂,为师者独立演台,口授所学,钟鸣课罢,师生如路人,鲜有相识者”。自清末兴学堂之后,这一问题也成为中国教育的痼疾。梁启超认为在新式学堂中的一大缺点正是“教者与学者关系之浅薄”。在新式学校中,教学关系成了买卖,“学业之相授受,若以市道交”,师生“交易而退,不复相闻问”,教师视学校如亭舍,师生之间若陌路。这也是民国学生的切身感受,王鼎钧曾回忆自己中学时,“师生几乎只剩下课堂里五十分钟的缘分,此外可说是陌路”。若此,则学校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