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研究生死亡调查导师的“工厂”

事故遇难研究生与导师,更像“老板与下属”的关系,学生只有一个选项——绝对服从:替导师从事额外的接待工作,不时去导师的公司干活。“毕竟命运掌握在老师手里”。

责任编辑:刘斌 苏永通

事发厂房内堆放着大量化工原料,爆炸冲击波冲开了房顶,现场一片狼藉。(南方周末记者 王瑞锋/图)

事故遇难研究生与导师,更像“老板与下属”的关系,学生只有一个选项——绝对服从:替导师从事额外的接待工作,不时去导师的公司干活。“毕竟命运掌握在老师手里”。

“他喜欢描述参与这项研究会带来多大的商业价值,并且经常上升到国家层面,说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商业项目。还会说一旦研究完成,可以马上投入生产赚大钱。”

“这种校外大剂量实验,导师不在场是不可想象的,估计老师低估了危险系数。”爆炸的原因,疑与为了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业化生产,违规进行试验有关,但官方尚未确认。

两年来,就读于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研究生李鹏,对待导师张建雨的态度只有两个字——顺从。

暂缓发表论文,帮导师招待客人,每天必须在实验室工作至深夜,去导师办的工厂做工……李鹏对张建雨的种种要求都没有拒绝,而他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按时完成学业,顺利毕业。

直到2016年5月23日,他的所有努力付之一炬。当天上午,仍为论文忧心忡忡的李鹏,被导师张建雨带进自己的工厂内。下午3点多,这家由张建雨一手建立的上海焦耳蜡业有限公司厂房发生爆炸,造成近200平方米的彩钢板厂房坍塌,三名人员遇难,李鹏便是其中之一。

关于爆炸事故原因,官方已有初步说法。上海市安监部门5月31日对外发布消息说,5月23日上午,张建雨和他的学生李鹏携带危险物品,至该公司违法违规“试验”,并安排两名员工协助后离开外出。当天15时许,发生事故。

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说明,李鹏正在导师的工厂内进行何种“试验”。但毫无疑问的是,导致这位年轻的研究生二年级学生命丧工厂的,正是他与导师张建雨间的“致命师生关系”。

爆炸发生了

遇难的工人朱彩华,两个月前还是练塘镇上卖了多年烤山芋的小贩。

张晓磊最后一次见到李鹏是在爆炸发生前7小时。

周一早晨8点10分,同专业本科生张晓磊收到师兄李鹏发来的短信,内容是导师张建雨传话,催促张晓磊赶快到学校实验室开会,原因是张建雨要和李鹏急着外出办事。

这个会只针对本科生,与研究生无关,李鹏就坐在旁边干别的。他用一个流程图软件查资料,还对张晓磊说,办完事回来教他使用这个软件。

会议只持续了半个小时。9点多,师生二人准备出门。临走前,李鹏往张建雨的车上搬一袋很重的实验材料,张晓磊赶紧帮忙,结果发现这个麻袋包裹的东西十分沉重,“像抱一袋米一样重。”李鹏特意嘱咐小心点儿。张晓磊看到包裹外写着“硫氰”字样,但后面是硫氰xx,他记不清了。

张晓磊推测,这袋包裹应该是在周末准备好的,因为周五他离开实验室时,并没看到这些东西。包裹被装进张建雨酒红色的沃尔沃越野车里,不久就被运到了上海焦耳蜡业公司门前。

焦耳蜡业公司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练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