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命名我们身处的时代 余华、张旭东纽约再谈《兄弟》

一位观众觉得,《兄弟》里把人性的那种黑暗和悲催挖掘得太细、太深、太赤裸裸了。为了听余华和张旭东的对谈,又读了一次,“突然发现很多人物就非常栩栩如生地出现在眼前,在今天的生活中都能看到”。

责任编辑:李宏宇 李晓婷 实习生 王婷婷

《兄弟》出版时,张旭东在美国还没看到书,已经听了国内很多的负面评论。再过几年,发现正面声音变多了。图为话剧《兄弟》,徐峥扮演李光头。(CFP/图)

一位观众觉得,《兄弟》里把人性的那种黑暗和悲催挖掘得太细、太深、太赤裸裸了。为了听余华和张旭东的对谈,又读了一次,“突然发现很多人物就非常栩栩如生地出现在眼前,在今天的生活中都能看到”。

华美协进社今年90岁了。如今位于纽约下城区的这家非营利民间文化机构,1926年由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学家杜威和他的学生胡适等人共同创建,意在向美国介绍中国的文化与文明。京剧大师梅兰芳首次赴美,即由华美协进社邀请。5月10日,中国作家余华同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和东亚研究系教授张旭东在这里对谈,话题是余华的写作和中国的现实。

张旭东上一次在纽约见余华是2011年,余华待了一个多月,他们围绕《兄弟》组织了多场学术讨论。“我们做了大概有六七小时的访谈、口述史,这是很珍贵的资料,到时候会出版。”张旭东对台下的观众预告。

余华的小说《兄弟》,上下两册在中国出版面市也有十年了。书刚出来,张旭东在美国还没看到,已经听到国内很多的负面评论。“我想等我回国问问余华是怎么回事,再看这个小说,结果等我们见到的时候,正面的声音已经变得越来越多了。这是《兄弟》接受史上的有意思的现象。”

一位观众举手发言:“我觉得你把人性的那种黑暗和悲催挖掘得太细、太深、太赤裸裸了。”他在某公立图书馆里负责购买中文书,听说这个讲座,特地从图书馆找出《兄弟》又读了一次,“突然发现很多人物就非常栩栩如生地出现在眼前,在今天的生活中都能看到”。

“每个人都是那个巴格达富翁”

张旭东:李光头有句很有名的话,“即使生离死别我们也是兄弟”。这对兄弟一个是好人,前20年当然也有很多辛酸,但是活得比较像一个人,后20年是变得面目全非,最后连自己男性的性别都不能够维持。另一个兄弟,就是李光头,在前20年是一个小流氓,没被抓进去就不错了,可是后20年飞黄腾达,成为刘镇的大人物。实际上前后20年和这两个兄弟的不同,又形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对应,戏剧性的关系。

我就想问余华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生离死别我们毕竟还是兄弟”,是不是我们把兄弟的关系拧到一个时间轴上,实际上是在讲中国的前20年和后20年,或者前30年和后30年,生离死别,但是还是兄弟。也就是说是没有办法打散的。如果大的格局是这么理解的话,我觉得这兄弟两个人分别的形象都非常有意思,特别是李光头的形象,我觉得是余华笔下最栩栩如生的东西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