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造七处地王,意在盘活不良信达地产下了一盘“围魏救赵”的大棋

短短一年时间,此前默默无闻的信达地产斥资300亿拿下全国7宗“地王”,背后是其母公司中国信达的全力支持。“地王”是个整体策略,单个项目赚不赚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盘活不良资产。

责任编辑:冯禹丁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纪晓雨

2015年下半年至今,一二线城市“地王”频现,买家多是不差钱的国企、央企。(东方IC/图)

短短一年时间,此前默默无闻的信达地产斥资300亿拿下全国7宗“地王”,背后是其母公司中国信达的全力支持。“地王”是个整体策略,单个项目赚不赚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盘活不良资产。

地产与金融联姻,用夹层基金的操作模式,做大信达地产自有资金的规模,形式上降低了信达地产资产负债率,使其可以以小博大,加大杠杆率。

“没恨,全是羡慕。”

当信达地产(600657.SH)在短短一年时间,斥资300亿拿下全国7宗“地王”后,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发出上述感慨。

实际上,2009年信达地产一经借壳登陆A股,就立即被市场追捧为“未来的一线央企地产股”,因为它的母公司是中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简称AMC)中,最早赴港上市的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信达),而中国信达又是隶属于财政部的央企。

这一预言下得过早,信达地产上市的前两年,几乎连地都懒得拿,以致股价不温不火,有券商甚至揶揄道,“新的房地产研究员不会去覆盖这只股票,老的房地产研究员对这只股票的印象也不是很好。”

这家几乎被市场遗忘的公司,今年却突然变身为一台“地王收割机”。

与地产绑定

中国信达的触角伸向各地房企,为它们源源不断地输送贷款,以此获取高额回报。

上世纪末,国有银行剥离巨额坏账,四大AMC(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应运而生,分别对口承接了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共计1.4万亿元的历史不良资产。但完成历史使命后的四大AMC并没有就此消失,而是从2009年开始陆续转型,成为集银行、信托、证券、保险、租赁等各类金融牌照于一身的金融控股集团。

信达地产也是在中国信达商业化的关口,被注入了中国信达子公司持有的全国11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全部股权以及资产,成为中国信达旗下唯一地产平台。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房地产公司及持有项目并非不良资产,他们原本属于建设银行下属的三产企业,在2002年左右被行政划归中国信达子公司。

2009年,开始备战赴港上市的中国信达急需说服全球投资者,除了不良资产处置的主业,中国信达能够持续盈利。彼时恰逢中国4万亿信贷扩张,银行正忙着放贷,并没有什么不良资产。

李国强是活跃在江苏、山东、河南不良资产二级市场的服务商,他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从2008年到2012年江浙率先爆发不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