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不再令人着迷”解读王元化的六个关键词

解读王元化的六个关键词:清华情结,基督教精神,北钱南王,北李南王,顾准与胡风,“新启蒙”和“学林”

责任编辑:刘小磊 袁蕾

“这世界不再令人着迷”是王元化晚年最关心的话题,据他的弟子、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胡晓明透露,他一直有着“文明的忧虑”。

2005年3月2日,王元化在口述给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林毓生的信中引用了上述标题,副题是“关于文明的物质化、庸俗化与异化的通信”。

事情缘起于2004年12月,王应朋友建议,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了一个“清园书屋笔札展”,他说:“我已经老了,没有力气再做什么事,我想通过这次展览,多少显示出一种和只顾向钱看的消费主义和娱乐文化有所不同的文化氛围,但是我失败了。”

令他沮丧的是,那些观展者多半来是看热闹的,那些能够体察他“那点用意和苦心的”却寥寥无几。最令其啼笑皆非的是留言簿上,经常会有“某某某及其女友某某某到此一游”,或画上一颗心,“某某某及其女友共同签名”。

然而10年前,他在新华书店签名售书,那些读者还“求知欲很强”,他对短短10年间,国内文化衰败及人文素质下降的速度之快表示吃惊,由此“想到我们悠久的文化传统,倘听其毁于一旦,实在是于心难堪此劫”。

其实2002年,王元化受到史华慈教授有关中国与当今千禧年主义临终遗言的启发,开始思考这一问题。史氏的基本观点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所形成的物质主义及消费主义浪潮正蔓延全球,并被作为一种普世理念传播,从而忽视了新科技及经济全球化所可能导致的诸多伦理问题。

重读陈寅恪的所有著作并发表、整理或出版系统性的读书札记,是王元化去世前另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

陈是王元化生前最推崇的学者,在他精力尚佳时曾细读《柳如是别传》,做过大量眉批。大约从2006年开始,他找胡晓明等学生开始做这个工作,原计划是每周谈两到三次,可也仅仅两三次之后,便再也无法持续。除了学生大都本身教学科研任务繁重,时间不自由外,王的身体也每况愈下。

2002年10月,王元化被检查出前列腺癌,开始推谢一切社会活动;后来又患眼疾,右眼视力完全丧失,写作只能以口授、他人笔录方式进行;去年下半年被医院确诊为肺癌,直至今年5月9日去世,一直缠绵病榻。

 

 


清华情结


王元化1920年出生于湖北武昌一个信仰基督教的知识分子家庭。一岁时母亲带着他来到父亲任职的清华大学团聚。童年都在清华南院度过,住在南院12号。1920年代清华国学四导师除梁启超外均居此处,其中1号为赵元任,2号为陈寅恪,17号为王国维。1997年,王元化曾应央视《读书时间》节目邀请,重返清华园。在此前,其“清华情结”已经颇为彰显,他在上海的书房名就是“清园”,著作多以“清园”为题,从1993年第一次以《清园夜读》为题的文集,到2007年《清园谈戏录》,延续十数年之久。

清华园所倡导并为诸多学人先辈所躬行实践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深为王元化推崇,他对清华建校时从美国引进的政治与学术分开的教育原则也十分肯定,并认为在当代也具有重大意义,因为“我们太重功利,不承认学术的独立地位,必须使它依随学术以外的目的。后来更强调政治统帅一切,把立场和态度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胡晓明说,王晚年经常回忆儿时在清华园度过的美好时光,“可能年龄越大,旧时的记忆越清晰”,这与一般学者只能通过经典文献感悟大师不同,他是能够直接触摸到的,就是那个每天在他放学回家路上经常看到的——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在南园散步的王国维,清华园对他的影响已经浸入血肉,在积淀数年后,独特的治学精神和气质更为凸显。

1997年,王元化参加杭州大学百年校庆,他被介绍为“原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而非“思想史的学者”,他由此感叹“与过去相比,今日大学已成官场,大学不再以学者为荣,举行校庆时,竞以官阶相炫”。此时,他拿来与过去相比的参照是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梅主政时自比唱王帽的老生,在戏台上名为皇帝,实为配角。他称赞梅虽自然科学出身,却中西文理兼通,治校自然有大学之谓大师之相。

他的1990年代日记及诸多文章中,多有提及清华,1999年,为了发表一篇有关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