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会:家长、教师、学生的“三国演义”

责任编辑:姚忆江

编者按:

2012年3月,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

各地家委会建立以来,在家校合作中发挥诸多积极作用。但由于运行时间不长,社会舆论和相关研究也反映了不少现存的问题:家委会成为“谋求特殊待遇的工具”、“权贵俱乐部”、“学校乱收费挡箭牌”......

这些观点,真伪如何?通过零距离探求教师、家长、学生的三方看法,我们试图还原这个新生事物的多棱面。

(视觉中国/图)

来自上海的三张微信群截图,触碰到了许多中国父母心底的那根难言之弦。

“我毕业于美国XXX大学”、“我是XX大学博士”、“我是知名外企的HRD”…….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小学一年级的家长们,在微信群里做家长委员会选举自荐,他们亮出的光鲜履历让人惊叹,但也让这件本只影响几十人的“内部事务”,成为拷问家校关系的公共话题。

当今社会,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件私事。“家委会沦为‘戏精委员会’”、“家委会竞争堪比竞选CEO”,连新华社也发稿直呼:“家委会竞选缘何异化为“名利秀”?”教育部的文件里,家委会被定义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第三空间”。可如今,家委会异化成了“拼爹拼妈会”?

“和社会上一样,可能能力强的孩子们去做决定,而能力差一点的孩子只能选择去执行。”广州市某重点中学高二班主任路鸣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在这所重点中学,家委会选拔的第一条标准是:你愿不愿意关心孩子。“就整体数据来看,中上阶层的家长们,会更加关心孩子。各方面条件稍差一些的家长,他们并非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只是要忙于生计,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因此,在组建家委会时,他们选择不报名,他们习惯了‘被代表’。”路鸣说。孩子是家长的心肝宝贝,可在校园这个处介乎于社会和家之间的公共场所,这份亲子情谊折射出社会的更多层面。

路鸣渐渐感觉到,家校关系,仿佛映射的是一个现实的社会。教育资源的代际传递,会像“剪刀差”一样不断放大阶层差异。

家委会的是非风波,像一场“三国演义”:家长有怨言,“组织出游、帮管班费、批改作业,简直逼着家长辞职回家带孩”;学生有疑问,“家委会让我们周日补课,晚自习延长,被别人的爸妈管,感觉怪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