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变“毒药”了吗?

流量明星不必气馁,坚持往正确的方向走,好口碑的作品多了,公众的信任总会回来。

责任编辑:刘韵珊

杨幂主演的《宝贝儿》(影视剧照/图)

国内的流量时代开始于2014年。到了2018年,流量明星迎来最终转捩点,他们不再是“灵药”,而是“收视与票房毒药”,公众只要看到他们的名字,就想绕着走。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流量时代的变迁史。

这段时间以来,关于“流量已死”的讨论一下子又多了起来。

先是杨幂主演的《宝贝儿》票房惨淡。《宝贝儿》是杨幂寄予厚望的转型之作,杨幂为了该片“扮丑”,也配合片方进行了三次补拍,态度非常诚恳。该片首日排片高达23%,为所有上映电影中的第一,上座率却只有4%。之后排片不断下跌,最终只能黯淡下线。

2015年,杨幂曾和鹿晗一起合作电影《我是证人》,这部粉丝向的电影收获了2亿多的票房。彼时流量就是号召力,流量就是“灵药”,但现在流量似乎行不通了。同样是近期,鹿晗演唱会门票卖不出去的声音此起彼伏,网上有许多黄牛吐槽鹿晗让他们亏惨了,几百元的票跳楼价都没人要;随后鹿晗方宣布取消郑州演唱会,声明说是安保考虑,不少评论却说是票卖不出去,即便鹿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