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头孢过敏致死案:“让患者承担无法预测的药害风险,是不公正的”

“医院是否有抢救预案应对、是否救治及时,将成为责任界定的重要环节。”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原研药就很少过敏,国内每克一元多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就经常过敏、出皮疹。”
同仁医院这一案例发生后,业界呼吁多年的药品不良反应“无过错补偿机制”再次被提出。

责任编辑:何海宁

头孢(资料图)。(新华社 傅新春/图)

“医院是否有抢救预案应对、是否救治及时,将成为责任界定的重要环节。”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原研药就很少过敏,国内每克一元多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就经常过敏、出皮疹。”

同仁医院这一案例发生后,业界呼吁多年的药品不良反应“无过错补偿机制”再次被提出。

一起疑似头孢类药物过敏性休克致死事件,引发了医疗界的聚焦。在2019年1月3日南方周末刊发报道《头孢皮试,“皇帝的新衣”?》之后,大讨论持续在发酵。

事件肇起于2018年12月18日,一名28岁的男性患者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以下简称同仁医院)诊断为分泌型中耳炎,输头孢后疑似引发过敏性休克,短短90分钟不到便抢救无效死亡。

目前,案件仍在上海市长宁区医调委调解过程中。2019年1月6日,患者家属于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目前赔偿事宜已由上海市长宁区政府出面协商,“对方说下周会给我们答复”。

头孢是否需要皮试这一技术层面的争论过后,更多问题仍留待思考:既然相关权威专家几乎都建议取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皮试,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医疗机构如何及时正确地处置?为何一些医生对部分国产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吐槽满满?如果在法律上无法认定医生存在过错,患者遭遇的药害风险该由谁承担?

及时正确抢救是关键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大多数医护人员对这种风险并不陌生。长期研究卫生法学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王岳分析,“医院是否有抢救预案应对、是否救治及时,将成为责任界定的重要环节。”

有医生回忆自己因支气管炎治疗引发的过敏经历——静脉输入一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没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温翠玲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