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谣言,年轻人比老人更能分辨真相?

在2018年的多个典型谣言案例中,青年网民都有较高的参与度……人们传播谣言,有时候是为了社交,或者只是为了安全感

信息素养或将成为一种新的能力标识,信息收集能力、信息辨别及利用能力或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个人核心竞争力之一

“谣言”和“鸡汤文”均是用于解释一种威胁性环境的信息,“鸡汤文”和“谣言”的区别仅在于它并非用来描述威胁性情境,而是给予阅读者一个美好的结果

发自:广州

责任编辑:周建平

2018年的多个典型谣言案例中,青年网民都有较高的参与度……人们传播谣言,有时候是为了社交,或者只是为了安全感

信息素养或将成为一种新的能力标识,信息收集能力、信息辨别及利用能力或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个人核心竞争力之一

“谣言”和“鸡汤文”均是用于解释一种威胁性环境的信息,“鸡汤文”和“谣言”的区别仅在于它并非用来描述威胁性情境,而是给予阅读者一个美好的结果

插图 / 张建辉

“愿世人都能被善待”

“最近看到一段让人心疼的视频,快递小哥冒着大雨送快递,回来时一车的快递,被偷得就只剩下几件。他在雨中暴哭了二十多分钟,一直嘶吼着‘你叫我怎么办’,所有的委屈、不顺、辛酸一齐涌上心头,那一刻,他一定很绝望吧。”

周一中午,27岁的陈谙(化名)正在办公室午休,她在朋友圈刷到这条“新闻”,标题是《快递小哥冒雨送货竟被偷,暴哭20分钟后发生的事暖到了所有人……》,文章还罗列了保洁阿姨、外卖小哥、拾荒老人、农民工、婚宴小丑的故事,并引用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日剧《请与废柴的我谈恋爱》的经典台词——“生活是否永远艰辛?里昂回答,总是如此”,“我并不是不幸福,可是,光是活在这世上,我就已经很吃力了。”

看完文章,陈谙有些难过,她想起那些为生活奔波的人,也想起自己。几分钟后,她将文章转发到朋友圈,并附了一句“愿世人都能被善待”。

陈谙不是唯一相信并转发这则谣言的人。在她的背后,是中国网民围绕这则谣言生产的约20万次话题参与行为。

中山大学和腾讯公司于2019年1月17日发布的《2018年网络谣言治理报告》(以下简称《治理报告》)显示,在2018年11月1日至27日的监测期内,谣言“快递员快递被偷雨中暴哭”的相关话题在全网传播量约20万条——11月15日,微博网民“晴尼酱大宝贝”发布视频称,上海一名快递员快递被偷在雨中暴哭,话题发酵;18日夜,视频拍摄者发文澄清;19日,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官微发布辟谣通告称,快递员暴哭实为和女朋友吵架情绪不稳定所致,其后环球网、澎湃新闻、观察者网等陆续加入辟谣阵营,舆情热度才开始下降并逐渐平息。

这则谣言的受众画像分析显示:参与该话题讨论的网民中,25至35岁的青年网民占比超四成,而45岁以上的中老年网民参与度不超过一成。

在2018年的多个典型谣言案例中,青年网民都有较高的参与度。报告显示,在“缺钙喝骨头汤补钙”及“情侣拿麻将买车被 4S 店员工围殴”案例中,谣言主要受众均分布在25-35岁群体;在“菠菜豆腐一起吃会得结石”等食物相克谣言案例中,25-35 岁、15-25 岁青少年群体的参与度最高,占比合计76.2%;而在“洋葱能杀死感冒病毒”案例中,25-35岁网民的参与度达28.3%,25-45岁中青年网民成为话题的主要讨论参与人群。

此前,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报告指出:年轻的美国人比年长的更善于从观点评论中分辨出新闻事实,在测试中面对五个事实陈述和五个观点陈述时,50岁以上人群中只有20%的人能给它们正确地分类,而18-49岁人群中这一比例为32%。与这份研究结果及许多人的认知不同,《治理报告》在“中老年人易感谣言分析”部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梁淑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