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食爱好者的面包之旅

在疫情期间,很多超市中的面粉、酵母被抢购一空,大家纷纷以做面包的方式消磨时光,抚慰身心。看着朋友晒出各款自制面包,想起自己在旅行途中吃过的一些美味又特别的面包,不禁悠然神往——

责任编辑:杨嘉敏

艺术家在印度国民面包Chapatti上作画。 (喜喜/图)

因为疫情影响,墨尔本从三月底开始进入封城阶段,大家不是在家工作就是暂时待业。作为一名主攻意大利菜的厨师,我爱人Federico也不例外,他每天都努力在家做一些事情来填补空闲,先是逐个屋子进行了清洁,随后就开始进军烘焙界。

这件事情使我意识到,要不是这次疫情迫使生活慢下来,也许很多事情我们都很难有机会去做。比如,自制面包就是一例,它费时费力,经常需要数个小时才能完成工序。在疫情期间,很多超市中的面粉、酵母被抢购一空,大家纷纷以做面包的方式消磨时光,抚慰身心。

面包,这种古老的食物,早在16世纪,就成为了欧洲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而且还可以从中一窥其阶级和身份。狄更斯的小说《董贝父子》就是一例,书中的Toxx小姐就用法式白面包卷来显示她站在食物鄙视链的最顶端。而从欧洲的传统绘画作品中也可以看到这一点:画中有钱人的桌子上放的都是白面包,而象征穷人的则是又酸又硬的黑麦面包。

时过境迁,现在则反了过来,有钱人吃着烘焙坊制作出来的多谷物手工面包,讲究的是新鲜现磨和食材有机,而穷人只能去超市买下货架上一袋袋没有“灵魂”的、来自工业生产线的切片白面包。

这几年,我也旅行了不少国家,一直把“吃文化、品旅行”作为旅行座右铭的我,每到一个国家或者城市,就喜欢研究当地人日常饮食的组成及背后的历史原因。我发现每个国家都会有碳水化合物的存在,也许名字、形状、吃法不同,但其实它们都是广义上的面包。

Chapatti:“不拿着劲儿”的印度国民面包

我曾经去过两次印度,在印度110多天的时间里,从南到北从西到东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梁淑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