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京杭大运河从干部抓起

大运河究竟该保护什么?是河床还是沿线城镇?是水工设施还是港口码头?那些已经湮没的地方怎么保护?那些干涸的老河床、排污的臭水沟怎么办?

责任编辑:袁蕾 实习生 陈伊玮 巩一璇

“如果不全力以赴,京杭大运河的遗产价值将在3年内消失。”包括舒乙、阮仪三等在内的一大批学者已经不止一次呼吁,保护大运河已经十分紧迫。

2006年之前,人们心目中的京杭大运河似乎极为普通:在山东以南,它是一条内陆货运的水路;在山东以北,它则几乎等同于“排污沟”。2006年,国务院将京杭大运河整体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底,国家文物局宣布将京杭大运河与隋唐大运河合称为中国大运河,并正式将其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申遗”使流淌了两千多年的大运河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9月23日,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的“大运河保护与研究”项目,在大连举行的国际规划师大会上获得2008年度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协会“杰出贡献奖”,是6个获奖项目中惟一的一个中国项目。

9月26日,阮仪三和他的基金会组织以及一群来自世界各国的规划师抵达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专家论坛在扬州举行,从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到运河历史研究和保护专家,再到运河沿线主要城市的代表,人们纷纷登台发言。

祖籍扬州的阮仪三并没有出现在论坛上。这天一早,他乘火车回了上海,同时,他的助手和志愿者们正陪同规划师们对运河沿线的扬州、高邮、周庄参观考察。这个年过古稀的建筑规划专家早已成了国内文化遗产保护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专家论坛前一天,阮仪三在扬州接受了南方周末的专访。大运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只要提及那些极度失败的古镇保护,阮仪三总会怒不可遏:“保护遗产,要教育普通群众,更要教育党政官员。”

复杂的大运河
大运河究竟该保护什么?是河床还是沿线城镇?是水工设施还是港口码头?那些已经湮没的地方怎么保护?那些干涸的老河床、排污的臭水沟怎么办?那些已经消失的水柜要不要重建?既然大运河是如此的重要和伟大,那么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保护?保护下来又做什么?对于大运河这样庞大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