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观众渴求艺术电影放映”

“每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票不到一个小时就卖光了,而且上海国际电影节现在能有一亿多元的票房,这就说明,很多人想看这种影片。”

“艺术影片目前在市场上面临的问题是好电影得不到曝光、高曝光得不到票房转化,且艺术电影的受众高度分化,宣发往往找不到目标受众。”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刘悠翔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2020)是疫情暴发后票房表现不错的艺术电影。图为片中的叶嘉莹。 (资料图/图)

很多影迷都还记得电影人方励的“惊世一跪”。2016年5月,艺术电影《百鸟朝凤》上映,排片不理想,票房低迷。方励作为电影的宣发方,在网络直播中向全国影院经理下跪,恳求增加排片。当时的媒体把这一跪称为“一跪千金”——接下去的那个周末影片排片率大涨,收获了千万元票房。随之而来的质疑和反思也占据了大量的媒体版面:中国艺术电影的市场前景在哪里,如何建立健康的艺术电影放映院线——总不能每次都靠下跪吧。

其实在方励下跪之前,中国电影资料馆已经考虑如何把资料馆艺术影院平时放映的艺术电影带到更多的一、二线城市,形成比较稳定的放映渠道。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那时候就一直想做一条属于艺术电影的小规模“院线”。

这个五年多前的“小目标”,如今已经落地为一个对全国艺术电影的发行与放映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机构——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以下简称“艺联”),很多有着亮眼票房表现的文艺片,如《波西米亚狂想曲》《困在时间里的父亲》,都由其成功发行。

2016年11月到12月,在正式发行艺术电影之前,艺联带着九部早期电影回到中国电影的摇篮上海,开启了自己的影展首秀,《绝世风华:中国早期珍宝电影展》。这次首秀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年有余,不论这五年来的成绩怎样,艺联建立艺术电影院线已经积累了重要的经验。

“结盟”,放点不一样的电影

2016年之前,为了实现她的“小目标”,孙向辉曾多次前往当时主管电影工作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电影局做工作汇报。当时总局领导和电影局领导也多次给予了具体的指示。为了推动这项工作,电影资料馆成立了艺术院线项目组,由汪忆岚负责带领这个团队。

这条“艺术院线”应该怎样运营,项目组曾设想过加盟模式、直营模式,甚至自建艺术影院,为此接触过作家出版社、北京歌华、新影联等很多不同类型的公司。“在它成立之前的两年中,我们为它畅想描画出来的模样至少有十种。”孙向辉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在和电影局来回沟通的两年多时间里,资料馆艺术院线项目组认识到中国的电影产业在整体发展中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商业院线在很多地方已经铺得比较满;二是在中国的院线建设规定中,不允许存在“线中线”,即不允许在一条院线中再有一条院线,这意味着,如果要建艺术电影院线,就不能从商业院线中拿影厅。

经过各种权衡,电影局和资料馆达成了一致。“我们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以联盟的形式开展,愿意加入放映联盟的影院,我们欢迎,这样既不影响他们在商业院线的发展,也不违背国家禁止‘线中线’的政策。”孙向辉介绍说。

确定了这样的模式之后,项目组就开始寻找合适的影院。“我们第一个找的就是江志强老板”,在北京,除了电影资料馆,江志强的安乐影业旗下的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也是影迷们熟悉的艺术电影放映场所。电影资料馆和百老汇电影中心原本就有着长期合作的关系,当孙向辉和江志强说起正在调研建立一条艺术院线的时候,江志强觉得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2016年6月上海电影节期间,孙向辉又约了万达院线的总裁曾茂军。曾茂军听了孙向辉的想法后,表示了热烈的支持,“咱们国家的电影院,大家都放一样的电影,都是同质化竞争,它们也想要有特色,有和别的电影院不一样的地方。像百老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梁淑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