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廷芳先生的学术遗言

此世的荣誉太多,头衔过滥,但真能以其学品人格获得学人发自内心尊重的学者则凤毛麟角,甚至极为罕见,而廷芳先生正是这样一位在学科之中具有真正的学术“大德”者,他对学术的尊重,对知识的渴求,对同行的真诚,对后辈的爱护,都深入人心。

(本文首发于2022年6月30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刘小磊

德语文学研究专家叶廷芳先生(1936-2021)。 (CFP/图)

在中国文化界,廷芳先生是以正直敢言而著称的,他的经典形象,是一顶黑礼帽,一身黑呢衣,老年绅士,风度翩翩。这或许应归功于他的美学素养,有一种自觉的审美感。作为一名残疾人,他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庄敬自强,确实是让人不得不佩服的。在我印象中,他似乎从未因此而求助他人。甚至是单手骑车,引吭高歌,潇洒行路,徒步登山,这需要何等的毅力和气概?他的独臂,其实也象征了一种英雄形象,当然不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帝王,而是可以竞逐于精神世界的纸上英雄。

儒家三不朽之谓“立言、立功、立德”,这对于进入社会分工细密的现代人来说其实已经很难做到,因为一个人很难在不同的领域同时都成就非凡。但若将其标准做一些拓宽,我以为廷芳先生是难得的能接近这个尺度的平凡人。

作为学者,立言是其工作的本色。很多时候学术在已成为名利场的雕饰,真能坚守底线者堪称凤毛麟角。廷芳先生的译作不算多,但别具慧眼,其率先从德语原文翻译卡夫卡,并赋予其在中国文化场域特别的文学史意义,其影响力是相当之广和深的;其他如对迪伦马特的译介,也同样具有发凡起例的功用,在戏剧界的接受尤其明显。这正如他在学术上的贡献一样,由翻译而研究,对于卡夫卡固然是确立了权威性的地位;即便是偶在布莱希特领域涉足,其论点也是颇能自立不凡,值得重视。当然,总体来说,对于第三代学人的学术成就,评价不必太高,这也是由历史因素决定的,而就日耳曼语文学来说,廷芳先生显然是很突出和有特色的一位,这也是他作为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而得到学界广泛尊重的原因。

立功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淑华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