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以消暑,无荷不成宴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可在李渔这老头儿眼中,“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才是荷最大的好处。也就是说,莲荷是夏日里最可口的消暑佳品,江南人把它们做成一道道时令美馔,食之令人口齿芬芳。

(本文首发于2022年8月4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杨嘉敏

江南一入伏,便溽热难耐,翻看《闲情偶寄》,李渔说,每每这时候,他就赤身裸体躺在杂乱的荷丛中乘凉。于是,我去了郊外荷塘月色公园,此时“荷事”胜极到难管难收。

“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想到这儿,我索性雇了一艘小木船,船头破开水面,悠悠荡荡,朝着荷丛深处驶去,暑热沸腾,荡舟荷丛,一阵阵清香从鼻端渗透至肺腑,其中妙处,自不消细表。荷风习习,近观荷叶肥硕碧绿,高高擎出水面,中央的花骨朵儿开得娇艳,多为粉色,故书中多以美人喻之。可在李渔这老头儿眼中,“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才是荷最大的好处。也就是说,莲荷是夏日里最可口的消暑佳品,江南人把它们做成一道道时令美馔,食之令人口齿芬芳。

以亭作画框,框出一幅盛夏荷花图。 (视觉中国/图)

荷叶粉蒸肉、荷叶叫花鸡、荷叶包虾仁

美食家陆文夫曾说过:“简单的猪肉随着时令变化,烧法不一,有老苏州戏称,一年四季就是要吃好四块肉,春季吃酱汁肉、夏季吃荷叶粉蒸肉、秋天吃扣肉,冬天吃的是与酱汁肉很容易混淆的酱方肉。”在上蒸下煮的酷暑,若不吃上一回荷叶粉蒸肉,可真有点辜负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之盛境。

说起苏州的荷叶粉蒸肉,得追溯到清乾隆年间,朝中大学士刘墉南下姑苏,听闻黄天荡荷花开得好,于是荡舟其中。饭间,船家备好一桌丰盛佳肴,大概为了考验一下苏州厨师的功力,刘墉提出了一个龊刻的要求:“今日之菜,要有荷塘物色”。这也难不倒苏州厨师,他们将五花肉切片,用黄酒、花椒腌制,裹上一层碎米粉,随后就地取材,顺手摘了几片新鲜荷叶裹起,苏州人素来讲究“夏食清淡”,油腻的肉类蒸着吃才是最健康的做法。于是,将荷包肉放入笼屉蒸煮,此时,五花肉吸收荷叶清香,荷叶不仅吸噬过剩的油脂,更是牢牢锁住水分。打开荷叶一瞬间,顿感荷香四溢,落箸入口,更觉鲜香肥糯、入口即化,颇有一番“过雨荷花满院香”的诗趣。这道菜流传至今,成了苏州人一年之中必尝的“四块肉”之一。

旧时的江南,官商之家多喜在自家宅第种植荷花,一如汪曾祺在《荷花》一文中所述:“我们家每年要种两缸荷花,种荷花的藕不是我们常吃的那种藕,要瘦得多,节间也长……在缸底铺上一层马粪,厚约半尺……过个把星期,缸里就有小荷叶嘴冒出来。再过几天荷叶长大了,冒出花骨朵了,荷花开了”。

我祖父在世时亦曾在老宅的正厅台阶旁的水缸里种植过莲荷。江南多雨,下雨了,雨点打落在荷叶上“啪啪”作响;雨停后,叶面上的雨珠似水银般摇摇滚滚,听着看着,仿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大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