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导演的东亚漫游

对张律来说,使用朝鲜语和汉语都是本能,做梦时,两种语言的占比是一半一半,“似乎只有突然遭遇疼痛的喊叫会是朝鲜语,这或许是出生时就写进基因里的”。

有一次和一群行业外的朋友聚会,席间有人知道他是朝鲜族,就问他在哪里打工,完全无法相信朝鲜族可以做大学教授。

(本文首发于2022年9月15日《南方周末》)

发自:西宁

责任编辑:李慕琰

张律常年在中日韩三国拍摄,电影多关于身份、边境和故乡。图为《豆满江》剧照。 (资料图/图)

张律喜欢喝酒,但他拍电影的时候滴酒不沾,改为让电影里的角色借着酒劲吐露心里埋藏的秘密。

在他的新片《漫长的告白》里,主人公立冬发现自己罹患癌症,第一时间将哥哥立春约到居酒屋,一番觥筹交错后,他缓缓说出自己的真实目的,希望和哥哥一起去日本的柳川看望一位叫做柳川的女人。

“对我来说,空间是第一位的,十多年前,当我第一次来到柳川,就觉得这里很适合拍电影,百家姓有柳这个姓氏,那么如果有个叫柳川的中国女孩来到这个地方,这不是很有意思吗?”张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部电影原名就叫《柳川》。

电影里,柳川是哥哥年少时的恋人,她是南方孩子,有一口南方口音。而同为北京人的兄弟俩,口音却截然不同。在日本和柳川重逢后,兄弟俩和她的情感纠葛始终没有了结。电影的悬念放在了结尾处:直到立冬死去,柳川才明白他对自己的情感,幼年时她由于南方口音遭到北京孩子的嘲笑,立冬此后一生没有再说过北京话。

作为曾在韩国工作十年的中国朝鲜族导演,张律对语言的敏感超乎常人。《漫长的告白》里,人物对话常常夹杂着北京话、普通话,日文和英文,甚至还适时加入一个韩国游客以及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的小说。

利用这些元素,小城柳川被张律打造成了一个小小的联合国,也难怪熟悉他的评论者会说:“张律没有变,他始终关心的是东亚复杂的历史。”

“如果拍电影的时候想这么多,可能就拍不出来”

张律对空间的兴趣几乎从第一部作品开始就有所展现,他的镜头从北京颓败的郊区、蒙古的无名沙漠、建设中的山城重庆渐渐过渡到被人遗忘的韩国小城里里(现更名为益山),以及家乡延边的边境村庄。

柳川位于日本福冈县,张律的上一部电影《福冈》就在离这里不远的福冈市拍摄。他习惯用地名作为自己电影的名字,标记出他在东亚三国游走的足迹。

自从2012年接受韩国延世大学的教职之后,张律在十年间拍摄了五部韩语电影。从地理的角度来说,《漫长的告白》对他意义重大,标志着他离开中国影坛十年之久的回归,也成为他唯一一部在中国院线正式公映的电影。

过去他拍电影几乎没有现成的剧本,这次为了在国内寻找资金,他花一个半月写出了完整的剧本。2020年1月新冠疫情暴发,张律和剧组正好在日本拍摄,等到电影杀青回到中国,疫情已经全球蔓延。拍完后就是漫长的疫情,直到20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有晴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