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三所私立大学补助费之争

蹊跷的是,早在1937年度的补助名单宣布前,已有复旦、朝阳、大夏将大幅度增加补助费的风声。三校将受特别资助的消息从何而来,为何又在最终的名单上消失了呢?

责任编辑:刘小磊

1937年11月,复旦、大夏联合大学负责人在庐山图书馆前合影,前排左起:王裕凯、章益、欧元怀、王伯群、吴南轩、吴泽霖、蓝春池。 (资料图/图)

到1930年代,民国大学开办过滥的弊端已经凸显。1931年度,专科以上学校中,文、法、商、教育、艺术等文科类学生占70%,理、工、农、医等实科类仅占30%。1933年,教育部规定限制文法科招生,文科类院系新生和转学生的平均数量不得多于实科,一些办理不善的文法商院系被勒令停办或合并。1934年3月,国民政府批准奖励办学成绩优良而经济困难的私立专科以上学校,从当年起每年拨款72万元。补助费由各校申请,教育部聘请专家组成审查委员会,考察各校办学与财政状况,兼顾地方教育程度差异,决定具体名单。这项补助要求实科应占70%以上,约70%的经费用于扩充设备,30%用于添设特种科目教席,校方须呈报详细支用账目,体现了高等教育改革对于发展实科的偏重。

三所私校从名单中消失

补助费方案公布后,有41所私立学校提出申请,32校最终获得补助,金额从数千至上万元,最高为厦门大学的9万元,给予实科的补助占80.7%。补助的数额,与教育部派员考察的反馈有关。1933年底公布的视察上海五所私立大学——大同、沪江、复旦、光华、大夏和国立暨南大学的报告书,对大同和沪江评价较好,肯定了收支平衡、设备完善、“办学精神极为贯注”等优点,对光华、复旦、大夏则多有批评。如针对复旦,指出连年负债、图书仪器实验设备缺乏、课程编配不够合理等问题,认为大夏的财力不足以支持众多院系,师范专科不应分设四系,商学院办理不佳,且“学生风尚多趋奢侈,女生更见浮华”。除了教会大学沪江的经费充足,教职员均聘为专任,其余几校都是专任教员太少,兼职过多,影响教学质量。这一点最严重的是复旦,兼任教员高达八成,远不符合《大学组织法》兼任教员不得超过全体教员三分之一的规定。其后,1934年的补助费分配,大同和沪江分别得到3.5万和2万元,复旦、光华、大夏各1.5万元。

1934年11月,上海这五所大学的校长联名呈请提高补助金额,认为相较国立大学的经费,国家对私立学校投入太少。1933年度,国立各大学共13173名学生,经费合计13478万元;私立大学学生9465人,仅得72万元,相差悬殊。但这一意见未被采纳,1935年度私立补助费仍为72万元,分给同样的32校。1936年度,72万元总额不变,受助学校增至40所。增加的主要是医专、艺专等小规模专科学校,补助金额均在三五千元,原有学校的金额个别有所调整,整体变动不大。

1937年度,这笔款项改称“省私立专科以上学校补助费”,资助对象扩大到省立大学。1937年7月初国府公布的补助名单分两部分,36所私立学校共得72万元,6所省立学校获得14万元。对比之前的私立40校名单,1936年度增入的无锡国专被新增的福建学院取代,厦大改为国立,无须再补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