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与开放需平衡,每天6000张门票基于多年研究——访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于宗仁

对于莫高窟,导致文物毁坏的最大问题是水。

对重点窟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以及涉及结构问题的位移、形变等,都会进行监测。

现在基本上每天六千张票,是基于我们大概十多年的研究成果。

壁画的过去是什么样,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需要通过研究逐渐揭示答案。

责任编辑:朱力远

文保工作者在莫高窟第55窟进行壁画保护、修复工作。 (敦煌研究院供图/图)

“你想,这顶离地面9米高,下面肯定是看不到这些的,这种高度人为的破坏肯定是比较少的。”水碧纹将南方周末记者的目光指向洞窟顶部的线条,古代工匠作画时打草稿的线仍清晰可见。

洞窟甬道底部成片壁画都已剥落。从今年开始,这些壁画将得到较为系统的保护修复。

在敦煌莫高窟第55窟的保护修复现场,脚手架顺着四壁和窟顶的形状填充满整个洞窟,方便壁画修复技师对洞窟各个部位的病害进行修复,工程涉及窟内现存的十尊塑像和513.61平方米壁画。

这座始建于北宋初年的洞窟是莫高窟宋代保存最好的佛教石窟之一。在中心偏后的位置设置有佛坛,坛上有背屏连接窟顶,而在洞窟四角的凹形浅龛中,还绘有四大天王。甬道上被剥落的西夏壁画下面,露出部分宋代曹氏供养人画像,实际上佐证了洞窟主人的身份,当时敦煌地区的最高统治者、第四任曹氏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

自1944年敦煌石窟结束了近400年无人管理、任凭损毁、屡遭破坏偷盗的历史以来,敦煌对文物保护的理念和方式一直在改进。

以国家文物局批准保护修复的第55窟为例,壁画中发现的病害种类多样,包括起甲、颜料层脱落、空鼓、酥碱等十余种。

“现在修复上遇到最难修的就是酥碱这种病害,不可能彻底恢复原状了,这是最难修的。”2023年6月8日临近中午,正在甬道进行清污的修复技师殷志宏正小心地清除掉裸露的曹氏供养人像上残留的泥渍。洞窟内的温度计显示只有15摄氏度,而窟外的温度有近30摄氏度。

第55窟的保护修复只是这其中一个侧面。那么,如何更科学地加强对相关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呢?最近,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于宗仁接受南方周末专访,对莫高窟的保护现状和经验等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

水的破坏力很大

南方周末:从莫高窟的地质条件看,它所依附的山体看起来非常脆弱,这是否会影响它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于宗仁:虽然看起来有点脆弱,但总体上来说这种岩石稳定性还是比较好的。莫高窟这里的岩石叫第四纪沙砾岩,这种岩石在西北地区还是比较多的,典型特征是颗粒跟颗粒之间胶结物的含量比较低。在干燥环境下强度很好,一旦遇水就比较麻烦,强度下降得很快。所以从我们现在观察到的整体情况来说,它的整体或者局部结构还是比较稳定的。前几年我们也做过各方面的考虑,比如对发生地震时它的抗震性能做过一些研究,总体上结论还不错。

这一方面是因为岩石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古代中国人很有智慧,知道稳定性跟开挖或者设计的洞窟结构是有关系的。一般来说,平顶的洞窟稳定性差一点,这类洞窟在莫高窟很少,大量洞窟是穹顶结构、拱形结构,稳定性会好很多,因为受力是比较均匀的。

不过,虽然整体上比较稳定,但也不排除它有一些隐患。比如说敦煌这里很干燥,但如果遇到比较极端的降水,可能会在这段时间前后产生更多问题。

南方周末:那对于文物安全来说,这种来自水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

于宗仁:敦煌这个地方看似很干燥,其实山体里面是有水的。一方面岩石里面本身就存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