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出低徒” | 人来人往

多年来追随名师,让我乐赏精美,摈弃粗恶,从而在生命中增加姿采,倍添光泽,虽云“名师出低徒”,也就不以为憾了。

责任编辑:邢人俨

古筝。视觉中国|图

古筝。视觉中国|图

“名师出高徒”是必然的规律吗?至少在我自己身上展现出来的情况,就不是这么回事。

某天跟几位文化界的朋友饭叙,有人突然兴冲冲说起岭南派大师赵少昂的画,谈话间倾慕之情,溢于言表。“赵少昂?他还教过我国画呢!”我在旁轻轻插了一句,这不经意的话,就如一石投入湖心,立刻水花四溅,“啊!你怎么有这种渊源?”“是什么时候的事?”“现在还画国画吗?”面对备受众人瞩目的荣耀,只好从实招供:“当年在崇基学院读大一,除了主修科目,可以自由选课,朦朦胧胧选了国画,原来授课老师是赵少昂。”赵大师上课的情况如何,如今已经不复记忆,只记得他叫我们画竹子,画梅花,教的时候常常亲自示范,可惜当时不以为意,不曾把他的画稿留下;老师没空时会叫他的一个弟子来代课,我们就更加漫不经心,谁也没把他放在眼里,这弟子名叫欧豪年,日后成为传承岭南派的著名画家。还记得那时学期完了,要交功课,努力挥洒了好几天,终于完成作业,自鸣得意拿给其他老师同学看,所得的评语是:“画竹不成似鸡爪!”结果那门课得了一个B。当年既然连基本功都没有学成,自然就此向国画作别,跟岭南派也就更沾不上边了。

跟赵少昂学画,一大班学生一起上课,始终不是私淑弟子,因此尽管有名师,也出不了高徒。学筝的经历可是截然不同,先后共学了三次古筝,拜过两位名师。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忽然兴起弹奏古筝的念头,因缘际会,得以师从名家苏振波学习。那时候的苏老师风华正茂,也是他在香港筝乐界崭露头角,引领潮流的年代。记得老师是每星期一次上门来教的,半山坚尼地道的客厅中,摆放了硕大的古筝,看来煞有介事,可惜老师教得尽心尽力,弟子学得“半汤半水”(粤语),每一次上课,总有数不尽的借口,为自己疏于练习以致琴艺不精找下台阶——“太忙了,要教书、要备课、要开会、要改卷,上班路远,孩子太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