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里的人类学家:“谈论养老生活永远不嫌早”

“田野调查期间与老老少少的交谈以及阅读《庄子》等书籍,改变了我对死亡和临终的看法,开辟了视死亡为朋友或老师的可能性。”

一位老人在午后去世,大家默默注视着护工把松松裹着遗体的褪色粉红床单提出来,砰一声把“物什”砸在金属推车上。推车给颠簸地推出去,午后恢复了一贯的平静。葛玫问一位老人对这件事有什么感想,对方回答:“我羡慕她。”

责任编辑:李慕琰

截至2023年三季度,中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40万个、床位820.6万张。(视觉中国 图)

截至2023年三季度,中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40万个、床位820.6万张。(视觉中国 图)

老年是生命里兼具淡然与险峻的部分,命定衰老,无可幸免。老有多重要,牵扯到的议题就多庞杂,从个体到社会到世界,再从财政到人性到伦理。

人类再生产的长链亘古不变,应对方式却总是因应社会经济状况而变动。中国进入21世纪后成为老龄化社会,2035年前后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截至2021年,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4.2%。另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2050年全世界每五个人中至少有一位年过六十。

“谈论养老生活永远不嫌早。人们越早设想年老时要什么,就能越早为之努力。”葛玫(Rose K. Keimig)在邮件中告诉南方周末。她设想了自己的退休生活:居住在几代人共处的社区,有大量训练有素、资源丰富的护理人员,辅助技术应有尽有,公共交通方便,空气与水都清洁。

葛玫是耶鲁大学医学人类学博士。2013年到2015年间,她在昆明开展了13个月田野调查,地点涵盖类型各异的医院和养老院。当时还没有针对中国养老机构的长期田野调查。她据此写出《谁住进了养老院:当代中国的“银发海啸”与照护难题》,中文版于2023年6月出版。不久,她迎来了自己的女儿。

家庭养老目前仍然是中国最重要的养老模式。上海是中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发展出“9073”养老模式——90%居家照顾,7%享受社区养老服务,3%由机构代为照顾养老——并推广至全国范围。可以看到养老院中的老人比例有限,书中的一些数据也需要更新。

仁、孝、儒家、和谐……葛玫试图把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放进研究,以观察中国养老问题的独特性。面对生死,人类的共性又不由自主地显现出来。另一方面,一位养老院院长告诉她,关于“孝”的那些问题都没用,并认为只有三成的人知道什么是“孝”。

葛玫援引了艾秀慈等学者的阐述,即“孝”字形如上“老”下“子”,反映了互惠的代际关系及相应的行为准则和信仰体系。受访的中国人没有谈起《孝经》那样的典籍。有的年轻人觉得一切自然而然,孝是传统文化。还有年近90岁的老人回应:“你们美国人说上帝给予生命,我们说父母给予生命,我们必须给他们相应的感恩。”

历经沧桑的老人总能给出有力的答案。起初葛玫打算从父母、子女和有偿看护人员(大致就是我们所说的护工)三个角度来描绘机构养老的状况。她动笔时发现,自己主要被老人的声音和故事所吸引。同时,看似稳固的互惠关系正面临着转变,比如帮忙照料孙辈来提供帮助,老人也将自己的需求降低,让儿女或多或少获得更多自由。

上海是中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发展出“9073”养老模式并推广至全国。图为上海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视觉中国 图)

上海是中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发展出“9073”养老模式并推广至全国。图为上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