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绝尘:霍去病与河西走廊

霍去病攻略河西走廊这一锁钥之地,对于汉王朝来说极大地缩短战线、减轻边患;而对于后世的中国来说,河西走廊打通了从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使得丝绸之路这一欧亚贸易大通道的建立成为可能,它肇始于张骞的勇敢探索,而奠基于霍去病的大胆开拓。

以“酒泉”为名设郡后四年,封狼居胥后两年,霍去病因病早逝,仅得寿二十四年。他如同天际的一颗流星,划出一道璀璨光芒之后就迅速消失于历史的夜幕之中。

责任编辑:杨嘉敏

河西走廊,祁连山以北的狭长平原,公元前二世纪末纳入中国版图。

河西走廊西侧,由祁连山融雪汇成的讨赖河先后流经嘉峪关与酒泉。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位于明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万里长城沿线最大的关城,它在历史上是依托讨赖河深切峡谷的边陲要塞,作用在于拱卫酒泉;新中国成立后则因建设“酒钢”——酒泉钢铁厂而意外崛起,如今与酒泉是平起平坐的两座地级市。

设立于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的酒泉曾是河西走廊第一郡,如今略显落寞,酒泉钢铁厂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其实都不在酒泉。过去二十年来,我曾四次前往嘉峪关,却从未去过区区二十公里以东的酒泉,直到2024年春节前夕才首次到访。此地最著名的古迹,过去叫酒泉公园,如今叫做西汉酒泉胜迹,核心景观是一眼泉水,泉水对面是一排汉代军人浮雕,象征“酒泉”这个名字的缘起——根据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传说,西汉“战神”霍去病曾将汉武帝赏赐的御酒倾倒在这眼泉水中,与麾下将士分享,以此鼓舞士气,奋勇杀敌云云。

酒泉古泉眼,后为霍去病与汉代军人群像。  视觉中国 图

酒泉古泉眼,后为霍去病与汉代军人群像。  视觉中国 图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除了以上这则传说以外,本文述及的霍去病故事均来自信史。

匈奴右臂

河西走廊是霍去病成就“战神”名号的地方,这里一度是匈奴人的地盘,再向前追溯则是月氏人的故土。

与秦始皇统一六国大致同期,匈奴人崛起于蒙古高原。曾围困汉高祖刘邦于白登的匈奴“高祖”冒顿单于,年轻时很不受父亲头曼单于待见——头曼娶的新妇生下幼子,长子便成了多余的人。头曼把冒顿送到河西走廊的月氏人那里当人质,随即攻打月氏,意图借刀杀人,让大儿子给小儿子让路。不料河西走廊盛产良马,冒顿偷了月氏人的好马,逃回匈奴本部,培植死士弑父夺权,自立为单于,随后开始攻打险些让他丧命的月氏来立威。从头曼单于算起,匈奴先后花了三代人的时间攻打月氏,最终在冒顿单于的儿子老上单于时代彻底占领了河西走廊,那是公元前二世纪中叶的事。

灭国后的月氏人一小部分留在河西走廊,成为匈奴部族,称作小月氏;大部分被迫西迁,称作大月氏。大月氏首先迁徙到今天的伊犁河谷,没能消停多久又在乌孙人的打击之下继续流亡到中亚的河中之地,后来在那里实现了月氏民族的复兴,建立起了横跨中亚与南亚的贵霜帝国,与东北亚的汉朝、环地中海的罗马、两河流域及波斯高原的安息并称当时的亚欧四大强国。

为什么匈奴要运用“子又有子,子又有孙”的愚公移山精神历三代而攻占河西走廊?为什么河西走廊后来又会成为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呢?这就要谈到河西走廊特殊的地理禀赋。

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的村庄  视觉中国 图

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的村庄  视觉中国 图

顾名思义,“河西走廊”是位于青藏高原与蒙古高原之间的一条狭长走廊,是我国三大自然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和东部季风区的交界地带,其中东亚季风被乌鞘岭挡在了河西走廊东端,这导致当地降水稀少,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但幸运的是,尽管少了东部季风区的雨水,这里还有来自青藏高寒区的雪山融水,它们由涓涓溪流汇集成潺潺清流,在相对低洼的河西走廊形成肥沃的内流盆地,再流向蒙古高原或是塔里木盆地,最终消失在西北干旱区的茫茫戈壁沙漠之中。

河西走廊的主要水系有三条:东部的石羊河水系,灌溉了武威平原;中部的黑河水系,灌溉了张掖平原,所谓“金张掖、银武威”的美誉便归功于这两大水系,而黑河曾经的支流讨赖河(流经酒泉后称北大河,新中国成立因蓄积于鸳鸯水库而不再汇入黑河)则灌溉了酒泉平原;西部的疏勒河水系,灌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