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不只为找工作

以谋职业的态度选择专业,被牺牲的还有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责任编辑:蔡军剑

“大学品味”系列谈之择业篇

以谋职业的态度选择专业,被牺牲的还有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高考与科举,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旦过去,就可以改善境遇或保障出路。只不过后者主要是为了做官(当然也有其他利益考虑),前者则是为了就业,俗称找工作。

将上大学与谋职业挂钩,至少不是大学发源的初衷。相反,欧洲的古老大学开始主要是为不必找工作的人开设的。大学毕业容易找到工作,应是后来发展的副产品。而近代中国人引进大学时,看重的却是它能够培养专才,可以做事。民国时期,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抱怨,是社会对政府普遍失望的反映,使得青年容易走上反叛的道路,同时也强化了大学毕业必须保证就业的公论。

20世纪,美国的教育出现精英主义 (如白璧德)与平民主义(如杜威)的分别,而祖述杜威的胡适到1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