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脖子”们的资本之春

中国消费有多强大?连鸭脖子都能一年卖几十亿元!“路边摊”们赶上了机会之春,但要想做成大品牌,还有许多坎要过。

责任编辑:肖华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杜蕾

中国消费有多强大?连鸭脖子都能一年卖几十亿元!

“路边摊”们赶上了机会之春,但要想做成大品牌,还有许多坎要过。

鸡零狗碎鸭脖子,也能做出大生意。 (CFP/图)

又一家“路边摊”想要飞了——连卖鸭脖子的都能拿到6000万风投。

2010年12月15日,在深圳市中心的马哥孛罗酒店,小学毕业生周富裕嚼着自己制作的鸭脖子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

会上,深圳本土创投——天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宣布给这家名为“周黑鸭”的卤制鸭子连锁公司注资6000万元,双方计划,2015年前,到A股上市。

与精武鸭脖、煌上煌、廖记棒棒鸡、久久丫等卤味小吃一样,周黑鸭也是一个地道的“路边摊品牌”。最近几年,得力于国内消费市场的火爆,他们相继崛起于闾巷。

这种崛起的标志是门店数量的飙升。周黑鸭用三年开出了200多家店;而久久丫的店连续7年每年都以100%的规模增长,到现在其自营连锁店已达到1000余家。而在2005年还只有61家门店的绝味鸭脖,到今年全国门店已突破3000家,4年间膨胀了36倍。

接下来则是资本的青睐。2006年,“小肥羊”引进了境外投资者,在业内展开了一系列收购兼并活动,并于两年后上市。最近的一起,则是起家于重庆小餐馆的“乡村基”,在引进红杉资本、海纳亚洲两家风投后,在今年9月成为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餐饮公司。

“路边摊”的现代化

很小很小,小到可以忽略的小作坊,几乎是这些“路边摊”们共同的原点。

1994年春天,22岁的东莞青年蔡达标和比自己小两岁的潘宇海结成拍档,在东莞长安镇霄边村107国道旁,开了一家蒸品快餐店,取名“168”——这是“真功夫”的前身。同一年,19岁的周富裕也从老家重庆来到武汉,帮大姐在一个菜市场里做卤菜生意。

但这些路边摊要想成长,很快都会遇到一个同样的困难:标准化改造。

成立三年后,“168”更名“双种子”,蔡达标开始了标准化中式快餐的尝试。他将电脑程控蒸汽柜运用于快餐,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