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被故意忘掉的纪念碑

看门的老人说,这儿的正式名字是“大龙山公墓”,公益性质。但作为公墓的历史是从8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文革”武斗打死的人没有统计。埋了多少人、都是谁,无从考证。

这里是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高坝镇的一座山,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墓。泸州是“文革”时四川武斗的重灾区,参与者分成两派,1967到1969不到3年时间,相互打死了两千多人。这里是其中一派“红联站”的集体墓地。几十年过去了,附近有去世的人也往这里埋,就成了公墓。

当年死于武斗的主要都是年轻人,二十出头,血气方刚,绝大多数都没结婚,更没有后代。他们要是活到今天,也都六十多岁了。他们的父母如果还在,都得年近九十,根本不可能总来这里扫墓。时间长了,草都把石碑盖上了。

石碑能保留到今天还算不错的。据说武斗打死的普通人大多树的是木碑,只有事迹特别突出、战斗特别“英勇”,或者牺牲得格外“惨烈”的,才能享受石碑的待遇。四十多年过去,石碑上的字都已经模糊不清,木碑更是早已朽烂不见了。

看门的老人说,这儿的正式名字是“大龙山公墓”,公益性质。但作为公墓的历史是从8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文革”武斗打死的人没有统计。埋了多少人、都是谁,无从考证。

山脚下有一座将近二十米高的纪念碑,碑顶是一座雕塑,3个青年男女簇拥在一起做勇往直前状。这显然是当年的武斗派立的碑。走近细看,上面的字却都被刮掉了,一个个凹坑像是伤疤。经人指点,勉强看得出几个字的痕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是正面;“为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而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这是背面。

“文革”以后,当地政府觉得这块碑不好看,“煽动社会对立”,把碑上的字全刮掉了,不想让人还记得它。本来还要把碑推倒,只因为附近的武斗死者家属反对,才作罢。当时还有些家属来扫墓,几十年后的今天,几乎绝迹了。

实际上,有这样一块公墓,一块纪念碑,今天看来已属幸运。“红联站”在武斗中属于势力较弱的一派,它只能把战死者埋在城郊;另一派“红旗派”势力较强,它的战死者都堂而皇之地埋在市中心公园里,结果全被推平了。后人再想凭吊、扫墓,想发展旅游,门儿都没有。

纪念碑所处的是这座山上最大的一块平地,被当地人开垦成了耕地,种芥菜。这是一种叶子翠绿、根茎洁白的蔬菜,一块多钱一斤,煮汤很好吃。勤劳的农民担着两个木桶走到菜地里,手持长柄木勺,一勺勺的粪水浇下去,很用心。很少有闲暇时间,抬头看一眼近在咫尺的纪念碑,和它身上一个个光秃秃的伤疤。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