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2)

学术上的光辉,也掩不住内心的孤独。李光涛原有妻室,夫人蔡氏因风寒染病身亡。他随史语所颠沛流离,来到李庄,一晃就四十多岁,个不高又有些秃顶,本打算鳏居一身。焉知千里良缘一线牵,经史语所汪和宗介绍,在栗峰山庄攀上了一门亲事。

(2)李光涛与张素萱

山茶花,年年开。戴一朵茶花下山来。

自从大桥会一会,李光涛相思苦难捱!

拿起笔,写封信,要给小姐通音讯。

情书一束送上去,果然打动了小姐的心。

风吹竹叶颤簌簌,小姐在门前望情哥。

嫂问姑:“你在那儿看啥子?”

“我看那,长丰轮客人恁样多。”

张打铁,李打铁,买点礼物送小姐。

几次下山等长丰,又怕人说“是把衣料接”。

月亮光光,打水洗衣裳;

洗得干干净净,穿着上仓房。

仓房头,有高楼;楼下歇,遇到张三姐。

1945年10月26日(农历九月二十一),董作宾在板栗坳牌坊头举行的李光涛与张素萱的婚礼上,以证婚人的身份朗诵了这首“新乐府”。诗中的“长丰轮”,是卢作孚的民生航运公司返还于宜宾与重庆的长江客轮。在码头上接衣料的细节,或写实或虚构,但传神地描绘出特定时期李庄姑娘对山外世界的渴望。

李光涛1902年7月5日生于安徽怀宁。父亲早逝,母亲矢志守节,家故寒素。光涛姐弟三人常随母亲到族中的清节堂寄食。清节堂为抚恤孤寡,办有塾教。李光涛在清节堂读到十三岁,不愿看族人冷眼,遂泣别母亲,独自到外面闯荡。他一边打工补贴家用,一边膏火自给,苦读书本,终于考入安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1年毕业后任职于安庆海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谢小跳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