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太青竹简国学计划】方朝晖:从小悦悦事件看儒家公德思想之现代意义

当代中国社会公德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在儒家看来,第一个重要原因与社会财富分配是否公平有极大关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古人的“均”讲的是社会财富分配不要两极分化,否则可能会导致有钱有势的人进一步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与民争利。

《中国青年报》针对小悦悦事件做了一个调查,多数受访者痛感当前社会日趋冷漠。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社会的冷漠?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是:“南京彭宇案”等案例暗示公众做好事可能会吃亏(占65.7%);社会安全感不够,人们自保心态重(占64.1%);现在社会怨气太重,缺少温暖(占49.4%)。还有人说,曾经很“愤青”的中国老百姓现在变得越来越淡定,越来越不在乎,整个社会正在疏离。

从儒学角度看,当代中国社会公德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我们不妨来看看古人在公德问题上是怎么看的。

在儒家看来,第一个重要原因与社会财富分配是否公平有极大关系。儒家经典《论语》里说道:“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古人的“均”讲的是社会财富分配不要两极分化,否则可能会导致有钱有势的人进一步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与民争利。

董仲舒在汉代初期给汉武帝的贤良对策中说:“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民安能如之哉!”有一些当官的人有钱有势,所掌握的社会资源是老百姓无法比拟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利用手中的职权谋取私利,从而导致社会贫者愈贫,形成了非常严重的恶性循环。“富者奢侈羡溢,贫者穷急愁苦;穷急愁苦而不上救,则民不乐生;民不乐生,尚不避死,安能避罪!此刑罚之所以蕃而奸邪不可胜者也。”由于社会贫富两极分化,那些贫穷的人深深感到自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谢小跳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