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把脉】“讹人大妈”与“辱华洋人”

类别思维造成先入为主和刻板印象, 妨碍有效的理性思考。“讹人大妈”和“辱华洋人”这样的类别思维是自然的,但又不是不可避免的。正因为它是自然的,我们更需要对它有所察觉,以免我们的思考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入逻辑谬误的迷途。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柴向南

类别思维造成先入为主和刻板印象, 妨碍有效的理性思考

2013年12月2日在北京发生的外籍男子撞倒大妈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媒体先是报道大妈讹诈外籍男子,后来又说是外籍男子撞倒大妈后不但不认错,反而对她粗口谩骂。每次报道,网民的反应都是一边倒,“国族意识”鲜明,激愤的谴责远超过理性的分析。

先是有众多网民为大妈的“讹诈行为”感到羞耻,责骂大妈“把中国人的脸都丢到外国去了”。继而更多网民表现了极度愤慨,他们认为,外籍男子不仅侮辱了那位大妈,还侮辱了所有中国人,“必须向中国人民道歉”。前后两种反应看上去截然相反,却同样隐含着“类别思维”(categorical thinking)的定势。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指出,人类自然、正常的思维需要类别概念,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夏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